□文/图 西岭雪
石家庄市井陉拉花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河北三大民间舞蹈之一,更是井陉人民最为喜爱的娱乐活动,素有“井陉拉花遍地扭”的俗语。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将井陉县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
来到井陉,无论在广场戏台,还是田间地头,都不难看到拉花刚健豪放的舞姿。每逢新春佳节,色彩斑斓婀娜多姿的拉花,更是井陉城乡不可或缺的“贺岁”节目。手持花伞、彩扇或霸王鞭的俊男美女,“拧肩”“翻腕”“扭臂”“吸腿”之间,扇子、花伞、霸王鞭等上下翻飞,令观赏者如醉如痴。
山地生活的艺术写照
井陉拉花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确切说法。关于井陉“拉花”这个称谓的得来,传说却有很多。传说之一,“拉花”是在拉运牡丹花过程中形成的舞蹈,此说在井陉横涧一带最为流行。据说,该村有一位叫杨名举的人,明朝万历年间任河南西华县县令,任满路过洛阳时,将数簇秀甲天下的牡丹带回,敬奉在本村老君庙内。为纪念牡丹在井陉扎根这件喜事,一些民间艺人将其编为舞蹈。古时交通不方便,迁移牡丹花只能用人力拉运,舞蹈便取名为“拉花”,表演拉花的演员才会有身背花、头插花、脸画花、肩挑花等等无处不花的装束,以及前倾、落步、撇脚等与“拉”有密切关系的舞步姿态;也有说“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古时井陉十年九旱,加上连年战乱,迫使百姓们携儿带女背井离乡逃荒在外,他们在大街上边走边唱、述说苦情、乞求施舍,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乞讨形式——“拉荒”。因方言中“花”与“荒”谐音,故称“拉花”;还有说“拉花”是一位村姑的名字,这种舞蹈是这位村姑根据自己爱情生活经历编成的,便以其名字命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宋末元初,井陉深山里有个残忍的歹徒占山为王,他经常打家劫舍,欺男霸女,令当地百姓恨之入骨。有一年春节,一拨胆大心细、武艺高强的男女村民,化装成花童、渔妇、货郎各色人等,将兵器藏在精巧的花伞、花扇、花瓶、花篮、霸王鞭中,假装偶遇,故意让强盗劫掠入山。深夜时分,他们趁山大王寻欢作乐之际,将其除掉并放火烧了山寨,解救出被掠的老百姓。此后,每逢年节,当地百姓都打起花伞,舞起彩扇,挑起花瓶、花篮,打起霸王鞭结队欢舞,由此形成独特的“拉花”艺术……
以上种种关于拉花起源的传说,莫衷一是各执一词。不过,有一点却不容置疑——舞风独特的拉花,主要是根据井陉特有的地域特征、风俗特征形成发展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井陉县位于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深处,“开门见山、走路爬坡”的自然环境,山民爬坡要迈步高抬腿身体前俯,下坡则双膝用力身体稍仰……所以,男性拉花者的舞步“起要跋,膝要屈,踩要稳”,女性拉花者的舞步“进要弓,退要丁,脚外撇”,正是山民们日常行进动作的艺术写照。屈膝,是贯穿于拉花始终的一个动作,尤其女性的舞步,犹如雨天蹬山,山陡路滑似的。拉花艺人常说“迈步不过半块砖”,后腿多以丁字步促成侧腰、进俯退仰的舞姿。另外,拉花的上肢动作也是与步伐密切配合的,由肩带动手臂的翻、拨、伸、收,伸与韧的张力富有弹性,肩的一顶、一耸、一拧、一压,最能突出拉花的风格。
游动文化的影响与融合
古语说“天下九塞”,井陉其一。早在先秦时期,一条长约百里的驿道贯穿井陉东西、沟通燕晋。这种特有的通衢要塞之地,自然而然地成为民间游动文化的生存地带。尤其明代,朱元璋推行“移民屯田”政策,1373年和1388年的两次大规模移民,从人口密集且战争少的晋南、晋中、晋东南迁来的移民大量涌入井陉,当地增添了一百多个晋籍村庄和数十个晋籍姓氏。与此同时,三晋大地的民间艺术也随之迁移过来,并在井陉开花结果。比如,“地拉花”的代表之一“庄旺拉花”《货郎担》的传人李氏,就是这一时期的移民。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山西一座金代壁画墓中的乐舞姿态,与拉花的舞蹈动作极为类似。山西洪洞县多种民间舞蹈,如手持小凉伞的《凉伞舞》、手持檀板边拍边舞的《花板舞》等等,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山西古老舞蹈对井陉拉花的影响。
另外,拉花舞蹈的动肩动作,与蒙古舞的动肩动作极为相似。而且,井陉拉花服装中的腰带、靴子,也带有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遗风。拉花音乐之一《摩合罗》属于元杂剧曲牌,元代是蒙古族统治中原的时代,可见拉花舞蹈正是在这一期间融合了汉、蒙的舞蹈特色。
奇特不凡的民间舞蹈
作为著名的“拉花之乡”,井陉各村差不多都有拉花。而且,各村的拉花自有其独到之处,艺人们也有各自的绝活。不同的拉花流派,异彩纷呈争奇斗艳。
从派别上分,井陉拉花可分南正拉花、庄旺拉花、南固底拉花、吴家培拉花、南平望拉花等;从形式上分,有文雅端庄的“文拉花”;舒展大方的“武拉花”;诙谐幽默的“丑拉花”;动作妩媚的俊拉花以及古装戏打扮、脚蹬小木跷的“戏拉花”等等。若从情绪上分,又可分为表现悲伤凄凉情绪的“悲拉花”与表现喜悦欢乐情绪的“喜拉花”两大类。悲拉花代表作有《走西口》《下关东》《盼五更》,喜拉花代表作有《卖绒线》《闹元宵》《居家乐》等。
井陉拉花的传统化妆、道具、服饰,非常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尤其旧时拉花男角的妆容颇有独特之处,他们脸颊上或画五瓣梅花,寓意“五福”,或画菊花(当地方言中“菊”与“吉”类似),寓意吉祥。还有一种妆容是在额心到鼻头之间画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等“五毒”,希望“以禳虫毒”。拉花女角中,也有比较另类的妆容,如丑婆脸上右眼眉旁经鼻梁向左斜至颧骨,画一白色的斜线或点,以达到“煞邪”之目的。
“拉花”的道具主要包括:彩扇、花伞、霸王鞭、太平板、花瓶等。这些道具,都有和平美好的寓意:花伞象征风调雨顺,太平板象征四季太平,霸王鞭象征文治武功,花瓶象征平安美满。井陉拉花表演形式灵活,演出场面、规模可大可小,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行进表演的“拉花”,称为“过街”,这种因地制宜的表演形式仅有“一根鞭”“二龙并进”等简单队形。固定场地表演的“拉花”,则队形多变,能充分发挥演员的表演技能。参加演出的演员人数,一般为六的倍数,如18人拉花、36人拉花、60人拉花以及102人拉花等等。
井陉拉花好看,为拉花伴奏的音乐,也十分动听。作为一种独立的乐种,拉花音乐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宫廷音乐的特色,可谓刚而不野、柔而不靡、华而不浮、悲而不泣,与拉花舞蹈深沉、含蓄、刚健、豪迈的风格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据说,早期的井陉拉花并无专门的伴奏音乐,只是以一些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吴家垴拉花至今仍保留着这一特点)。关于井陉拉花伴奏乐曲的来历,也有两种传说:一说南正村人武金曾官至主持礼仪的太常寺卿,他告老还乡时带回了宫廷音乐,用以拉花伴奏。另一说是由寺庙僧道所传,古时候的僧道擅长吹奏乐器,拉花乐手或与僧道切磋技艺,或让他们收徒传艺,由此受到寺庙音乐的影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贾作光来到井陉,观看八十余岁的拉花艺人现场表演,他为自己能在大山深处看到这样奇特不凡的民间舞蹈感到荣幸,并称赞拉花动作具有淳朴性、表演性以及与其他北方舞蹈不同的独特性,是井陉山民勤劳、坚韧不拔精神的体现,也是适应山里人文化需要的土生土长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