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
小时候,谁没读过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虽然不曾亲眼看到其波澜壮阔之美,但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幅别致而生动的画面;谁没有背过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苍茫、温暖而感伤的千古名句,至今丰富着我们的想象。
一直到上中学、大学,每天都是与诗为伴的好日子。可是再长大一些,我们工作了、恋爱了,忙碌、烦恼纷至沓来,扰得人心绪烦乱,早就把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抛到一边。到后来我们越发的世俗与成熟,有了更多的心事、更复杂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
等到我们人到中年,才忽然发觉诗意随时会发生,它一直都在,只不过被我们烦乱的生活遮掩住了,只需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与心灵,便可唤醒它。
我们承受着各种压力,便习惯把诗意看得很奢侈、很高深,其实诗意不只是举着油纸伞走在江南小巷看杏花烟雨,傍晚你在等公交车,忽然觉得这一刻天空特别明亮澄澈,你心里一动的瞬间,那就是诗意。
诗意生活就是心中有光,把生活过成诗。
现在的朋友圈,充斥着很多广告,我们为此屏蔽了很多人。可是,总有一些人让我们眼前一亮,那就是能在凡俗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人。每一张配图,他们都精心挑选,文字恰到好处地代表着当下的心境。同样是住出租屋,有人抱怨回到家阴冷、孤寂、伤心痛哭;也有人在出租屋里细心布置,一块漂亮的桌布、一盆绿植、一碗热汤、一段音乐,不要将就地生活,只要花一点点的心思就好,你能在日复一日的单调里发现生活的诗意。
我家小区门口有个摆水果摊的大叔,路过的时候经常听见他拉小提琴。我不懂小提琴,但感觉很动人,杂乱的棚子里流淌出动听的音乐,自带一股发光的力量。有的人或许生活不够体面光鲜,可依然让人肃然起敬,因为平凡的他们,会抬头仰望星空。
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奶奶,她如果活着,该有九十岁高龄了。多年前的生活特别苦,在那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日子里,奶奶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比如蒸玉米面窝窝头,奶奶知道我们几个不爱吃,就会在每个窝窝头上面加上两个大枣,一出锅,面香里也有枣香,黄红相间,仿佛一下子有了过年的喜庆气氛。如今回过头想一想,奶奶是有智慧的人,老人家一定不懂什么是诗意的生活,但她知道怎样让生活更生动一点儿。
诗意生活真的不用多隆重,即使我们习惯了忙碌,看淡了人生,也不能麻木地度过每一天。用小小的情怀,去感知那些美好而柔软的时刻吧,你会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