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7日
第A07版:花溪

那年冬夜月正圆

2022年12月17日

  □陈赫

  

  时光匆匆,转眼间,我已经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落下了脚。独自一人欣赏着他乡的四季变换,看云卷云舒,华灯初上,在从未停歇的喧闹里,努力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城市里的冬天,有着盛大的夜景,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站在高楼上远眺,各式各样的建筑物鳞次栉比,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道上,行人往来不断。在这五光十色的城市,夜幕只要一降临,光亮就会接踵而至,仿佛繁华淹没了心中的一切迷惘,让游子暂时忘却了孤独。但每每抬起头看着夜空,我总会想起故乡的那轮圆月。

  小时候,我最向往的就是冬天。因为冬天里,父母终于不用再忙农活儿了,有大把的时间陪伴我们。而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则属于那些温暖的冬夜。

  那时候,我们穿的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出来的棉鞋。方而略圆的鞋头,黑色灯心绒的鞋面,白底红条纹的鞋里子,朴素而耐穿。一到冬天,母亲就要为我们姐弟几个做棉鞋。很多次半夜醒来,我总能看到母亲纳鞋底的身影。明亮的月光,静静地照在母亲的脸上,祥和而又美好。等棉鞋做好穿到脚上后,我们会迫不及待地向小伙伴们炫耀,有了来自母亲手工制作的温暖,仿佛再漫长的冬天都无所畏惧。

  父亲最喜欢在冬夜里带着我们姐弟几个在院中烤火。每每此时,我总是最积极的那一个,哼着歌谣,脚步飞奔着去找干柴。即使一路上腿被磕了许多次,都不觉得有一丝疼痛。姐姐则负责搬出那口废旧的大铁锅及一些红薯。随着父亲一声令下“点火”,期待已久的红色火苗慢慢升腾。父亲一边拨弄着干柴,一边开始讲起了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都头血溅鸳鸯楼”“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一段段带着豪情的故事,打开了我童年里新的世界。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一个个好汉的名字,也在我的心里扎根,总让年少的我幻想着有一天也可以大旗一举,登高一呼。每每听到入神之处,父亲便会微微一笑:“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时,红薯香味也飘进了我们的鼻子里,父亲从火堆里把红薯取出来分给我们。烤红薯的香气,是冬日里割舍不掉的暖意,没有什么比一块热气腾腾的烤红薯更能温暖寒冬了,在这个时候,也没有人能拒绝那份软糯绵香的甜蜜。而父亲望着我们大快朵颐的样子,脸上的笑容比火更热,比天上那轮圆月更亮。

  时光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母亲的棉鞋与父亲的故事,都在时光荏苒中,渐渐变成了回忆。我们这群孩子则不断长大,开始各奔东西,每个人都远离了父母。想到这里,我拿起了手机给家里打去了电话,是父亲接的。叙了闲话后,我问道:“爸,今晚咱们家有月亮吗?”父亲愣了一下,带着颤抖的声音回答道:“今晚咱家月正圆。”那一刻我知道:母亲的鞋子早就已经做好了,父亲的故事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唯一缺少的,大概只有我们这些孩子的回归了吧。

2022-12-17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08196.html 1 那年冬夜月正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