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近日,山西太原一楼体大屏幕上打出“24小时上门按摩”的广告,有市民认为不雅。12月13日,负责刊登此处广告的公司称,此广告里的按摩服务“是正规的那种”。目前,社区已责令涉事大厦负责人立即整改。广告商家表示,将去掉广告画面上“24小时”等具有诱导性的字眼,广告继续刊登。
(12月14日《新京报》)
“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广告,被扭曲了。” 广告被指不雅,商家满腹委屈。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按摩行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线下按摩店纷纷进军互联网,推出上门服务。
但本次事件还真不能怪市民“想太多”。据报道,该广告位于繁华商圈,每次停留10余秒,画面中含有年轻貌美、身材颇佳的女技师图片,还有“24小时上门”“随叫随到”等具有诱导性的字眼,这样的广告内容和画风与一些涉黄小广告有一定的相似性,让人联想到色情服务并不奇怪。
《广告法》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此外,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不得含有淫秽、色情的内容。
“24小时上门按摩”确实存在让消费者遐想的空间。既然是正规按摩,就应在广告中重点强调服务的职业化、专业性,而不是靠“美女技师”“24小时上门”等博取关注。该广告投放在闹市大屏,理应经受大众的审视和质疑。从传播效果看,这则广告有“擦边营销”的嫌疑。
现实中,“擦边营销”屡禁不止,甚至一些品牌商家也把低俗当创意,把色情当卖点,把歪路当捷径,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反复试探,最终惨遭“翻车”。在公众对低俗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的今天,营销“擦边球”越来越不好打了,商家“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是大概率事件。
事实上,类似按摩广告并非首次出现。公开报道显示,去年以来,在武汉、青岛等地一些小区的电梯轿厢内,就出现了这种主打“24小时上门服务”的按摩广告。既然是“正规”广告,就要有正规的样子,别再在营销上抖机灵、耍花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