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创新内容形式载体,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编者按:12月12日《河北日报》在七版头条刊登了长篇通讯《石家庄创新内容形式载体,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接地气 聚人气 鼓士气》,全面深入报道了石家庄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拓创新,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生动实践。现本报予以转发,以飨读者。
□河北日报记者 董昌
无论是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还是校园课堂、社区广场,党的二十大精神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激励着石家庄市广大干部群众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奋力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赶考之路上交出合格答卷。
截至目前,全市通过报告会、座谈会、文艺表演等各种形式,已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宣讲活动4000余场,受众达40万余人。
内容接地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体到咱们村就是继续按照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稳定增收。”日前,深泽县村级讲学指导员丁惠彦与深泽县南冶庄头村的十多名村民围坐在村集体创办的合作社里,讨论着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思路。
在深泽县,有200多名像丁惠彦这样的党员干部担任村级讲学指导员,深入农村社区,用大白话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共谋发展大计。
基层宣讲,关键要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为此,石家庄市委“走基层”宣讲团制定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走基层”宣讲团工作方案》,并组织宣讲团成员赴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点产业项目实地调研,举办培训会、集体备课会,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基础上,充分结合石家庄市情,精心编制基层宣讲提纲,用群众话讲身边事,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石家庄市委组织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专家教授、理论学者、基层代表等,结合实际开发49门特色课程,择优作为全市县处级干部、优秀年轻干部、科级干部等培训的重要内容和必修课。同时,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精心打磨了“重走赶考路”等16个党性教育项目,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教材,提升学习培训的代入感、沉浸感。
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刘顺江是市委“走基层”宣讲团的一员。在他的电脑文档里,除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各地宣讲材料等内容外,还制作了四五个不同版本的宣讲课件。面对党员干部,他会重点讲“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和“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面对农村群众,他则侧重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面对企业职工,他又会着重讨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抛去照本宣科,没有大话套话,基层宣讲人员精心将党的理论变成家常方言、理论观点变成朴实道理、党的好声音变成百姓的心声,滋润着群众心田。很多群众听完感叹:“党的二十大报告竟然离咱老百姓的生活这么近。”
党的二十大代表,正定县塔元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尹计平,从北京回来的第二天,就当起了宣讲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咱塔元庄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村里的智慧农场,尹计平一边向村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一边憧憬着塔元庄村的未来。
“塔元庄村去年集体收入超过3200万元,关键靠的就是发展特色产业。下一步,咱们要联合周边村,整合闲置土地、房屋资源,打造可观光、可采摘的高标准农田区和高科技果蔬区,建设高品质特色民宿和居家养老示范区,进一步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尹计平的话句句说到了乡亲们心坎里。
创新聚人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咱们县大部分土地适合种红薯,我们要能把红薯大县变成粉条大县,发展红薯深加工产业,肯定能为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近日,井陉县和谐广场上,一台《粉条与粉丝》小戏正在紧张排练,引来不少群众驻足观看。
为了让群众更好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井陉县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县域内“三团两馆一队”的文艺工作者精心创作了晋剧《陉山一派好风光》、秧歌剧《稻花飘香》、小戏《粉条与粉丝》等文艺作品。
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的节目,有热度、带鲜味,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这样的宣讲接地气、有新意,咱老百姓听得懂、记得牢!”井陉县微水村村民高振春说。
在赵县,王西章镇屈西章村的小广场上,“马扎课堂”正式开课,乡亲们围坐在一起,聆听县委“走基层”宣讲团青年宣讲分团成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对粮食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咱们种粮农民肩上的担子重了,但也迎来了新机遇……”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赵县县委“走基层”宣讲团第一时间组建了理论专家宣讲分团、企业宣讲分团、青年宣讲分团等7个宣讲分团,采用大喇叭、小马扎、小板报等形式开展宣讲,所到之处受到干部群众热烈欢迎。
如今,石家庄的基层宣讲早已不再局限于报告会,一次性宣讲变为裂变式宣传,被动式听讲变为互动性交流,时间更加机动,形式更加灵活。
依托全市52家文化名家工作室,市委宣传部组织曲艺类、舞蹈类、音乐类等文化名家创作文艺节目,联合书法类文化名家深入社区书写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内容,发挥省会文化名家引领作用,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人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赞皇县创新学习形式,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知识快问快答”活动,采用随时随地随机提问形式,以问促学、以学促行,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悟、学懂弄通、知行合一。
桥西区策划推出线上“贯彻新思想 创造新辉煌——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应用,推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专家学者权威解读等学习内容,鼓励党员干部线上学习。
新华区围绕辖区非公党组织和企业职工需求,依托微信公众号、青年大学习等平台,为不同企业、不同行业“配餐”,切实推动两新领域基层宣讲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阵地鼓士气
最近,一本名为《她视界》的内部刊物,成了石家庄市鹿泉区铜冶镇妇女们的“精神食粮”。
“这本咱们镇创办的刊物,用咱们妇女的身边事,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内容,现在我走到哪儿带到哪儿,抽空就跟大伙儿分享。”在鹿泉区铜冶镇北铜冶村一处美丽庭院里,村妇联主席冯娜手捧《她视界》,和姐妹们一起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这只是石家庄广大妇女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个缩影。连日来,石家庄市妇联充分利用妇女之家、妇女微家、美丽庭院、巾帼家政示范基地等阵地,通过做深做实理论宣讲,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妇女群众身边,使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百姓生活、根植妇女心中。
青年人才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灵寿县,县委人才办采取“云论坛+直播+现场宣讲”方式,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两位讲师,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暨“青年视野”云论坛活动,面向全县各领域1000余名人才开展宣讲。
“感谢县委人才办搭建这样的交流平台,两位讲师授课内容深入浅出,对今后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我们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好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青春力量。”灵寿县人才绿卡持有人王嘉浩说。
为了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全覆盖,石家庄市不仅号召各部门用好各自领域的宣传阵地,更积极引导各级党委统筹调配、分类使用社会宣传阵地,构建立体式宣讲大格局。
营造社会宣传氛围。全市建立了准确规范统一的标语库,在户外大屏、出租车公交车车尾、地铁站点和车厢内、公园广场等设置宣传标语;在重要点位、重点路口等周边设置展板、展架、墙体;在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党群服务站(中心)设置宣传栏、宣传橱窗、黑板报。
拓展特色宣讲渠道。赞皇县开设“乡音大喇叭传理论”专栏,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向全县11个乡镇222个农村、社区的党员干部开展线上远程宣讲;灵寿县在乡村组建覆盖15个乡镇所有村庄的294个微信群,吸收近两万人进群,县乡村三级同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藁城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挑选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基础深厚、专业能力突出的志愿者代表,深入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志愿宣讲活动,目前已开展宣讲50余场次。
推出文化宣传产品。利用各级各类媒体所属新闻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采用微视频、直播、图解、海报等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推出了微纪录片《我的奋斗我的城》《贡献·石家庄》等一批接地气、易传播、群众爱听爱看的文化作品,切实提升宣讲的灵活性、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