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5日
第A07版:悦读·风物

子龙故里赵云庙 古往今来颂先贤

2022年09月25日

  ■赵云庙前的赵云铜像。

  自古以来,赵云赵子龙几乎是和“常山”这个地名捆绑着出现在历史舞台的。常山,是“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石家庄正定的旧称。在其故里,威名震九州的“常胜将军”一直备受推崇。很早以前,家乡人就将其奉为神明,修建祠庙以供瞻仰凭吊。如今,静静伫立在石家庄正定古城东北角的赵云庙,完整还原出这位三国名将的精彩人生。

  □文/图 砾华

  

  三国名将,光耀故里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有诗赞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乱世扶危主,唯我常山赵子龙”。说起赵云赵子龙,许多人心目中可能会闪现出一个银枪银甲、威武潇洒的无敌战将。他在千军万马中如入无人之境,七进七出、枪挑五十余员曹将,救幼主于危难;他张弛有度从容不迫,单骑击退数万敌军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而且,他在单枪匹马奋力拼杀时,还能豪迈地报上名号“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三国演义》所言的“常山赵子龙”与正史《三国志》说法是一致的,《三国志·赵云传》开篇就是“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

  在石家庄正定人心目中,赵云有着崇高威望。古色古香的古城牌楼上,“正定”二字居中,一面写着“常山古郡”,另一面写的是“子龙故里”,赫然将三国名将赵云的“字”嵌于其中。由此可见,赵云的名气在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扛起了半壁江山。听当地文化学者介绍说,赵云去世后,家乡人民纷纷修建祠庙以供瞻仰凭吊。阳和楼旁边也曾有过一座赵云庙,当年香火很旺,前往祭拜的人很多。位于古城东北角的这座赵云庙,始建年代不详,据相关史料记载,古时候曾三度修建。但是,终因历史变迁和岁月风雨,导致原庙不存。如今的赵云庙,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清道光年间的旧址上第四次重修的。这座仿明清古建筑结构的庙宇,共有两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门、君臣殿、四义殿、五虎殿和顺平侯殿。主殿鱼贯中轴,左右配殿翼辅两侧,整个布局开阔大方,整齐匀称,基本保留并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更以碑亭刻石、花草树木点缀其中,显得肃穆典雅。

  

  常胜将军,忠勇仁义

  

  进入赵云庙,第一重殿是“君臣殿”。殿门挂有楹联,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君臣五人的塑像立于殿堂正中,个个栩栩如生,仿佛刚从三国故事里走到眼前。“君臣殿” 后左侧是“赵云故里碑”,右侧是赵云传记碑,还有赵云饮马槽等,据说都是庙内原存的遗物。

  赵云,字子龙(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29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定作家王景瑞写过一本《赵子龙传奇》,记述了赵云早年习武的经历。据书中介绍,赵云自小喜欢舞枪弄棒,练就了一副好身板、一身好武艺。但他并不满足,去西边大山里拜武术名家童渊为师。关于他的练武之地,一说是在石家庄元氏封龙山,一说是在石家庄井陉的隐凤山。名师出高徒,加上勤学苦练,年轻的赵云武艺大有长进,回到家乡后,身边聚拢了一大帮爱好武术的年轻人。赵云在向他们传授武艺的同时,自身的功夫也不断提高,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据《三国志》裴松之注《云别传》记载,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自愿从军的常山青年投奔白马将军公孙瓒。当时的冀州牧是袁绍,公孙瓒问赵云为什么不去投奔袁绍?赵云回答说:身处乱世,民有倒悬之厄,从仁政所在,我是为了实施仁政的明主而来。后来,赵云一生追随刘备,帮助蜀国建功立业,可见“从仁政所在”,是其始终坚守的人生愿望。而其一生,正可以用“忠勇仁义”四字来概括。

  据《三国志》记载,赵云与刘备一起在公孙瓒手下共事时,就非常仰慕刘备。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又在邺城与刘备重逢,“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左将军”是刘备当时的军衔,可见赵云早在刘备还未起事时就忠心耿耿地跟随他了。

  赵云追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凡战果。除上述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其间,赵云曾两次于危难之际救出幼年刘禅。长坂坡之战,刘备在逃亡过程中,丢下了妻子和儿女,两个女儿都被曹操帐下虎豹骑统领曹纯掳走,刘禅及甘夫人赖于赵云的保护才幸免于难。后来,东吴孙权趁刘备入川时派遣船队迎接孙夫人回吴,孙夫人趁机带走了刘禅。赵云得到消息后及时追赶,与张飞一同在江面上将刘禅截回。蜀汉“后主”刘禅下令追谥赵云时曾说,赵云不但跟随“先主”时功绩显著,更在艰难险阻之中救了自己。

  除此之外,赵云还多次劝谏刘备开阔胸襟、广施仁政。据《零陵先贤传》记载,刘备在拿下成都(益州郡治所)之前,因为和将士约定,不会干预城破之后将士争取成都府库里的财物,导致经济危机,幸亏在刘巴建议下发行值百钱的铜板,并统一物价才解决。但就在此时,仍然有人向刘备建议将成都的房产、田产赏赐给诸将。赵云引用霍去病的故事对此事进行劝谏,他认为应该把房地产归还百姓,让刚刚经历战祸的益州民众安居乐业。他的建议被刘备采纳,不但保障了农业发展,还使蜀汉政权的征兵工作得以顺利推行。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刘备欲起兵伐吴,赵云力劝刘备作为百姓的君主应该保持冷静,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不能被一时的愤怒冲昏头脑,保护国家、保护百姓更为重要。赵云在这件事上的表现,被后世称赞为有“大臣局量”、有政治远见,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三国志·后主传》记载,赵云去世后大将军姜维对刘禅说:“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于是,“(蜀汉景耀)四年春三月,追谥故将军赵云”。

  

  父子将军,百代流芳

  

  赵云庙的正殿,是顺平侯殿,殿内供奉赵云、赵统、赵广父子三人。顺平侯殿楹联之一为:“望重常山缅当年,义贯金石忠勇扶季汉;名垂巴蜀昭后世,气吞山河诚信著高风”。其中,“季汉”二字源于“汉代历史分三段”之说——前汉一段建都长安,后汉一段建都洛阳,第三段就是三国时期的蜀汉,故称“季汉”。该殿楹联之二为:“文武双全持重审慎久历沙场一代功名传万世;顺平齐备严正从容屡建奇勋两辈雄风震九州”,此联以“文武双全持重审慎顺平齐备严正从容”十六字,对赵子龙做出高度评价,又以“两辈雄风”四字对赵云父子加以赞颂。

  《三国志》记载,赵云死后其长子赵统继承爵位,被任命为虎贲中郎,是刘禅的侍卫统领。《三国志》又有记载,赵云次子、赵统之弟赵广,官封牙门将(这个职务赵云以前也做过),在姜维北伐时随姜维一同前往,战死沙场。

  《三国演义》描述赵云:“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三国志》裴松之注《云别传》中描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正史与文学名著都将赵云的外貌设定为颜值出众、威风凛凛的形象。应该说,赵云庙中所有赵云的塑像还是比较符合以上描述的。

  当然,常山赵子龙之所以流芳百世,是人们推崇一个忠勇仁义、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赵云庙的存在,可见家乡人民对英雄人物的敬重与热爱。古往今来,这份敬重与热爱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2022-09-25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00442.html 1 子龙故里赵云庙 古往今来颂先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