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律
今年是中国少年儿童运动100周年,笔者为省会少先队员创作了十首系列童谣,歌颂了在百年红色历史中涌现出的十位著名小英雄形象,其中放牛郎王二小、送鸡毛信的海娃、小兵张嘎子,他们的生活原型都来自石家庄这块热土。从巍巍太行山和冀中大平原的革命烽火中走出来的英雄少年们,已经成为几代少先队员记忆中永不磨灭的红色经典形象代表。
王二小放牛郎:来自平山滚龙沟
1941年初冬,西北战地服务团的诗人方冰和音乐家劫夫在平山两界峰村,创作了晋察冀边区第一个纪实性的故事歌曲《歌唱二小》。自《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发表时名为《歌唱二小》)这首抗日经典歌曲问世以来,“王二小”的名字家喻户晓,成了一个全国引人注目的抗日小英雄。在革命文学前辈邢野的笔下,平山县南滚龙沟就是故事的发生地。
当代著名作家、河北省文联原副主席,《平原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的作者邢野于20世纪60年代创作了诗剧《王二小放牛郎》和儿童故事《王二小的故事》,讲述了13岁的王二小为保卫后方机关和老乡,勇敢地挺身而出把进山“扫荡”的日本鬼子引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后方机关和老乡安全的故事。
1939年5月,邢野到陕北公学分校学习,不久参加陕公剧团;同年8月,加入了华北联大文工团,并于当年12月来到晋察冀边区平山县,曾在晋察冀边区任冲锋剧社社长、晋冀军区文工团团长。1939年他开始发表作品,由他担任编剧的故事影片《平原游击队》和《狼牙山五壮士》曾产生广泛的影响,此外还有诗集《鼓声》、长诗《大山传》、儿童文学《王二小的故事》、诗剧《王二小放牛郎》、话剧《儿童团》、秧歌剧《反扫荡》等作品行世。
邢野对放牛郎王二小牺牲的平山县南滚龙沟非常了解。华北联大校部从平山元坊迁至李家沟口,联大文工团迁至李家沟。1941年秋季大“扫荡”时,联大各部于9月中旬从李家沟口一带村庄向平山北部、灵寿西部的根据地腹地转移,到达了平山滚龙沟区的大岭沟村,并在这里遭到了从灵寿西窜、长途奔袭之敌的包围和攻击。期间校部党委教育干事、杨开慧的侄女杨展在大岭沟突围时牺牲。9月16日,日军“扫荡”滚龙沟,小英雄放牛郎牺牲。因为大岭沟与滚龙沟近在咫尺,作为一直随文工团转移突围的邢野,对“滚龙沟”一带的风土人情和抗日故事自然十分熟悉。
1942年元旦《晋察冀日报》发表了《歌唱二小》这首歌,更是激发了邢野的创作灵感,他于1963年12月创作了诗剧《王二小放牛郎》,又于1965年4月创作了儿童故事《王二小的故事》。诗剧的《序曲·牛儿》,首先引用了方冰的歌词:“牛儿还在山坡吃草……”《终曲·秋风》再次引用了歌词:“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
当然,因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王二小放牛郎》和《王二小的故事》是文学创作,所以王二小牺牲的地点“滚龙沟”也就有略微带有艺术性的变化:“诗剧”的故事发生地是“滚狼沟”,《王二小的故事》的故事发生地是“滚浪沟”,但无论是“滚狼沟”还是“滚浪沟”,它们都是“滚龙沟”的谐音,使人也能联想到生活中的故事发生地平山“滚龙沟”。不过,将“龙”改为“狼”,倾注了作者邢野的思想情感,增加了文学色彩,有了战争硝烟的气息,暗含了敌人必然灭亡,这儿是敌人死后葬身之地的寓意。
儿童团长海娃:元氏“鸡毛信”的故事
为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80周年,笔者与李延青合著的《向阳而生——红色经典背后的故事》,日前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推出。该书选取的20部红色经典作品主要是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鸡毛信》虽然没有收入书中,但它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影响了几代读者的成长,尤其是《鸡毛信》的故事还被收录入小学课本,堪称大家熟悉的红色经典名篇。
影片《鸡毛信》是根据作家、记者华山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他曾在《新华日报》《冀热辽日报》《人民日报》做过记者。小说《鸡毛信》应该是作家华山根据众多儿童团员和小通讯员的英勇事迹提炼、升华、创造而成,其中,元氏儿童团长送鸡毛信的故事,就是海娃这一少年英雄形象的重要生活来源。
电影《鸡毛信》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内容讲述的是,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给八路军送鸡毛信到三王庄的路上遇到日寇所发生的惊险曲折的故事。后该影片获得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和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三等奖。鲜为人知的是,电影拍摄时,部分取景就在元氏县的西部山区。元氏和电影《鸡毛信》有着密切的渊源,因为在元氏西部山区就有一个叫做龙池的村庄,它是不是和电影中的龙门村有关联不得而知;并且凑巧的是,在邻村封照就有一个当年送过鸡毛信的姓赵的儿童团长,他和海娃恰好同姓;还有就是电影《鸡毛信》的人物对话中还存在着元氏方言,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巧合。
鸡毛信源于古代的“羽檄”,信封上外插鸟羽表示紧急,后来民间通信也用这种方式,但用鸡毛代替了鸟羽。抗日战争时期,在敌人重重封锁和围追堵截下,鸡毛信被华北太行山根据地部队广泛使用。现存全国唯一的鸡毛信实物就是从元氏县的仙翁寨发出的,这封鸡毛信,信封背面有一白纸制作的单据存根,粘压鸡毛,还盖有5枚邮戳,目前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成为抗战时期部队用鸡毛信传递重要信息那段历史的孤证。
元氏县封照村的赵志民是一位抗日老战士,当年就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八路军送鸡毛信。1940年,13岁的赵志民加入抗日少年先锋队,当年夏秋之际,日本侵略者在元氏县修建了一条100多里的封锁沟墙,盖了8座炮楼,妄图隔断抗日军民的联系。一次,游击队的领导急匆匆来到封照村找到儿童团长赵志民,交给他一封鸡毛信,说:“这封鸡毛信很重要,你马上闯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给马岭的民兵。”赵志民二话没说,把鸡毛信藏在鞋底里就出发了。他戴上草帽,拿着镰刀,装着割草的样子,专拣沟里的小路走,蹚过小河沟,爬过几道山岗,很快来到了敌人的封锁区。
这时前方正有两个鬼子向他走来,躲开吧,怕鬼子生疑心,也来不及了。他往四周看了看,正好不远处有一滩牛粪。他走过去用脚使劲踩了一下牛粪,牛粪溅了他一身。他大摇大摆地走到沟里装作割起草来。鬼子军官横眉瞪眼叫道:“八路的探子?抓起来!”志民表面上装作惊慌,颤着声说:“俺是割草喂牛的!”鬼子将志民从上到下搜了一遍,什么也没搜出来,牛粪的臭味熏得鬼子直捂鼻子,因嫌脏,鬼子就没有让他脱下鞋来检查。这时,鬼子炮楼传来了号声,鬼子急着要走,踢了志民一脚,厉声喊道:“赶快滚,这里不准割草!”志民忍着疼痛,一路小跑来到了马岭。马岭的民兵得到了情报,当天晚上和游击支队配合,外攻内应,打下了鬼子的据点,铲除了这个祸害一方的钉子。
应该说,海娃鸡毛信故事的发生地在元氏,或者说元氏至少是发生地之一。上影厂选择到元氏拍摄影片,以及那封躺在军事博物馆里从仙翁寨发出的鸡毛信,都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像海娃那样的元氏小英雄,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岁月以及带有传奇色彩传递鸡毛信的情节,都是当时抗日战争铁血画卷的不朽代表。
小兵张嘎子:源于赵县 “瞪眼虎”
《小兵张嘎》是我省老作家徐光耀的一部小说杰作,北影导演崔嵬根据原作拍摄成同名电影,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全国上映,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给几代中国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徐光耀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电影文学剧本《望日莲》《乡亲们呐……》《小兵张嘎》,短篇小说集《望日莲》、散文集《昨夜西风凋碧树》《忘不死的河》等。
徐光耀13岁参加八路军,经历了整个抗日战争,战斗的地方就在以白洋淀为中心的冀中根据地。抗战是怎么取得胜利的,人们是怎么打日本的,游击队怎样活动,军队与老百姓又是怎样的血肉相连?这些生活经历,他都非常熟悉,因为他是那里面实实在在的一员,有切身体验,不是一个旁观者。于是,有不少人把作者认作“嘎子”。
但是熟悉徐光耀的人都知道,其实他性格很沉稳,甚至可以说有些刻板,极少调皮捣蛋,也从没有过“张嘎”那些光荣“事迹”,只因为自己不“嘎”才格外喜欢嘎子,这才写嘎子。作者之所以写嘎子是在写他之所爱,写他心中的理想,孩子还是“嘎”点好。此后,通过在华北联大、中央文研所的学习,徐老更坚定了“文学的目的就是要把人写出来”的信条。而写人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人物的性格写出来,所以从那时起,徐老就十分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千方百计塑造具有独特个性的英雄,如此才最终有了银幕上的“小兵张嘎”。
如果真要找出个“嘎子”的原型来,我们从徐光耀的回忆中可以得知:
临写张嘎的时候,最先从我心中冒出的“嘎芽儿”,是赵县县大队的两个侦查员,我只知道他们的外号:一个名为“瞪眼虎”,一个叫“希特勒”,都是野气十足,鬼头机灵的家伙,他们装“花子”,充小贩,混进据点,往来游窜,与敌伪厮磨嬉戏,不但取得不少情报,还能偷出鬼子的枪来……我当时在宁津县大队工作,常为邻县的英雄喟叹不已。可惜那时还不懂所谓采访……只在一次共同作战中,有人指给我看了一眼“瞪眼虎”——他斜挎马枪,高翘帽檐,凝神远望的神气,的确是英气勃勃,极为动人。然而就是这一点印象,给“张嘎”种上了最初的风采和灵魂。
其中那个英勇可爱的“瞪眼虎”,本名韩志诚,生于1928年6月,是赵县大马村人。他出生的时候,父亲看他长着一双大眼睛,虎头虎脑,就给他起了个乳名“瞪眼虎”。“瞪眼虎”十三四岁时,就当上了小侦察员,而且屡建奇功,在邻近几个县声名远扬,是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1945年8月13日,冀中军区地方武装在赵县大东平村组建冀中七十一团,“瞪眼虎”编入第三营任排长。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解放石家庄等无数次大小战役。1999年,“瞪眼虎”去世,享年71岁,他一生都没有向组织上表白过自己的功绩。
这位后来默默无闻的赵县战斗英雄先是被徐光耀写进了长篇小说《平原烈火》,接着又成为了《小兵张嘎》中嘎子的最初源头。当然“小兵张嘎”终归还是艺术创造的形象,不是生活中某一个具体的真人。他是根据很多人的共同特征写成的。应该说,当年凡在白洋淀、冀中平原抵抗过日本鬼子,浴血战斗过的小战士,都可以从“张嘎”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那些不怕流血牺牲的少年英雄们值得我们永远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