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律
石家庄是华北敌后抗战的主战场,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在这里打响,平山团被誉为“铁的子弟兵”。除了英勇善战的八路军、游击队之外,当年石家庄还活跃着一支文艺大军,解放区著名的文艺团体——西战团、联大文艺学院、抗敌剧社、群众剧社都主要活动在石家庄一带。
大批抗战文艺名家在石家庄创作演出了众多佳作,如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歌唱二小》、沙飞的抗战摄影、田间的叙事诗《亲爱的土地》,以及发源于平山的《白毛女》《白求恩大夫》等经典作品传遍神州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石家庄地区也由此成为敌后抗战文艺发展最活跃的中心。
抗战音乐:红色金曲传神州
老一辈的人大多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到9月16日这一天,广播电台就会播放《歌唱二小》这首歌,并说:“今天是王二小牺牲的日子,我们播送这支歌来纪念他。”小英雄的形象在人们脑子里扎下了根。歌曲的原型来源于“平山县一个放牛娃”的故事:1941年9月16日,平山县一个放牛娃,十三岁的王二小,早晨去山坡放牛时,把进山“扫荡”的一队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伏击圈,突然我伏兵四起猛攻,把那队敌人全部歼灭。英雄王二小惨死在日寇的刺刀下,隐蔽在附近山沟里的干部和老百姓几千人得救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传到每个村庄、每个机关、每支部队,大家含着眼泪,颂扬二小放牛郎。1942年元旦,《晋察冀日报》副刊上发表了音乐家劫夫与诗人方冰创作的颂歌《歌唱二小》,迅速在广大群众中传开。英雄王二小牺牲了年幼的生命,可是,“他的脸上含着(歼敌)的微笑,他的血染红了蓝的天”。颂扬王二小的抗战爱国歌曲,常年激励着奋进的人们。
另一首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名曲《团结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1943年6月诞生在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和“三光”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晋察冀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在三四天左右的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在这个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觉得剧情还可以,就是感到结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终止感。综合大家的建议,决定由牧虹同志写词,卢肃同志谱曲,为该剧增加一个幕终曲,于是《团结就是力量》这首经典名曲,就这样在平山首先唱响了。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当年,这首《八路军进行曲》带着高昂、激越的旋律自由地翱翔在根据地的上空。几十年来,这首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八路军、解放军战士战斗、成长,夺取胜利。歌曲的作者就是我市辛集人公木,他也因此获得了“八路歌手”的荣誉。1942年5月2日,公木应邀到杨家岭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刚刚走到会场门口,鲁艺副院长周扬向站在那儿的毛主席介绍说:“这是《八路军大合唱》的歌词作者公木。”主席微笑着紧紧握住公木的手说:“写兵好,唱兵好!你写得好呀,今后多写些。”
曹火星是我市平山籍著名作曲家,1938年他在根据地平山参加群众文艺团体——铁血剧社(群众剧社的前身),投身抗日文艺工作。1940年11月,剧社全体成员集中到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学习,这里汇集了众多解放区知名艺术家,院长是著名诗人沙可夫,音乐家吕骥任副院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曹火星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音乐理论,还写词谱曲,开始进行音乐创作。1943年10月,他随群众剧社小分队来到平西新区火热的群众斗争中,为儿童团打霸王鞭编写了一组歌曲,其中第5首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一经问世,短短半年时间便传遍晋察冀边区。之后,又随着解放大军的步伐,歌声如滚滚洪流迅速传遍全国各地。
抗战诗歌:群星璀璨耀太行
诗人田间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是左翼作家中的一名年轻战士。抗日战争期间以“擂鼓诗人”的战斗姿态登上诗坛,被誉为“时代鼓手”。当时,晋察冀的诗歌特别是田间首倡的街头诗运动十分活跃,几乎各村的墙上都贴着诗。他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坚壁》等著名短诗激励着千百万青年拿起武器,同日本侵略者作殊死斗争。
《亲爱的土地》是田间进入根据地平山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由当年“铁流社”油印出版,发到部队、地方的诗歌爱好者手中,大家都如获至宝。诗人钱丹辉在序中称这部长诗“相当完整相当典型地表现了新土地,具有新的感情”。1939年秋天,田间作为战地记者,参加了贺龙将军指挥的著名的灵寿陈庄歼灭战,《山中》一诗所写就是田间的亲历印象:“师长飞马上山/谁也不曾听见/那马蹄一响/他已来到山间/……将军背倚岩石/冷笑变成欢笑/抽烟闲谈中/打完大歼灭战。”短小的诗句,自由的诗体,既夸张又真实,将军威武骁勇的形象,跃然纸上。
笔者曾应邀赴京参加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田间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并捐献自己珍藏的1949年版“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之田间长诗《赶车传》,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代表现代文学馆接受捐赠,还颁发了馆藏证书。在那次纪念田间同志百年诞辰的盛会现场,悬挂着笔者代表石家庄市诗词协会题写的贺诗条幅:“当年擂鼓誉诗坛,浴血太行笔剑寒。多难兴邦传号角,幽燕诗魂今又还!”
在烽火连天的晋察冀战场上,和田间并肩战斗的还有邵子南、曼晴、魏巍、丹辉、鲁藜等一大批优秀诗人。邵子南主编的《诗建设》,丹辉主编的《诗战线》,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品。著名作家、诗人魏巍在平山创作的《滹沱河》,是他进入晋察冀边区后的第一首名作;在抗战诗坛独树一帜的商展思1941年在平山创作的《私语》,至今被人们传颂;当代杰出诗人郭小川早年所写的《滹沱河上的儿童团》一诗,成功地表现了平山军民的战斗生活。
《晋察冀日报》社长邓拓擅长写旧体诗词,他在成立“燕赵诗社”的缘起中写道:“古来燕赵,豪杰所聚,慷慨壮歌,千秋景慕。方今板荡山河,寇氛未消,黎明前夜,国难犹殷……诚宜昂扬士气,激励民心,以燕赵之诗歌,作三军之鼓角。”邓拓的不少诗作被广为传颂,脍炙人口,如《勖报社诸同志》诗:“笔阵开边塞,长年钩剪风。启明星在望,抗敌气如虹。发奋挥毛剑,奔腾起万雄。文旗随战鼓,浩荡入关东!” 小诗《心盟》:“滹沱河畔订心盟,卷地风沙四野鸣,如此年时如此地,人间长此记深情。”这是1942年春天,邓拓和丁一岚在滹沱河畔定下终身誓盟之后,邓拓在石家庄西柏坡写下的一首充满炽热感情的爱情诗,这也是红色圣地西柏坡诞生的第一首名家诗作。
抗战戏剧:史诗巨制叹奇观
在晋察冀文艺舞台上,曾经出现过一幕中外戏剧史上空前绝后的奇观。那是1941年的7月1日,在边区第二届艺术节上,平山陈家院附近的原野和山岭中,上演了有两万多人参加的群众大活报剧《跟着聂司令员前进》。一时间,歌声在太行山的群峰中回荡,数以万计的火把照亮了每个演员的脸庞。后来,驰名国际影坛的大导演凌子风,在这幕大戏中出演了统率千军万马的聂司令员。当然,凌子风只是“西战团”造就的艺术群星中的一颗。
“西战团”是第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的简称,1938年由延安开赴晋察冀边区,它集中了许多成就卓著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鼓舞人民抗日的优秀作品,丁玲、周巍峙先后任团长。1940年,晋察冀边区文艺界为纪念十月革命23周年,由西战团等文艺团体联合演出了苏联话剧《母亲》,成为在敌后上演的第一部大型外国剧,在边区军民中产生了巨大的轰动,还引发了文艺界关于“演大戏”的热烈讨论。
1941年,晋察冀边区举办了第二届艺术节,演出地点就设在平山陈家院村南的河滩上。艺术节上,最轰动、人数最多、最大的节目,自然就是万人活报剧《跟着聂司令员前进》。这是一个大型活报剧,以山川为背景,一切都搞实地实景,充分反映晋察冀边区人民在聂司令员的领导下抗敌斗争的革命精神。西北战地服务团独自担负不起这个超大型的演出任务,于是联合了联大文工团、抗敌剧社及各分区剧社共同演出,而且动员了部队和驻地群众,他们既当演员,又当观众。
夜幕降临,凌子风已化好妆,周围的人没一个看出他是凌子风,都以为是聂司令员亲临现场了。随着导演下达演出开始的命令,半山腰顿时燃起了数以万计的火把,把群山照亮,把每个演员的脸庞也照亮了。火把周围闪动着无数正在耕作的农民的身影,山沟里响起了有节奏的雄壮的战歌,红旗在山头上飘扬。聂司令员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走在前面,后面跟随着整齐的队伍,他们慢慢地前进,前进。一时间,原野和山峰中歌声四起,篝火熊熊,宏伟壮观的场面久久不能平息。
在描写石家庄和平山抗战故事的话剧中,《戎冠秀》无疑可以称为代表作。戏剧家胡可1937年秋参加北平郊区的抗日游击队,后参加八路军,他创作的以真人真事为素材的多幕话剧《戎冠秀》,生动地表现了人民军队与百姓的鱼水深情。该剧由著名表演艺术家胡朋扮演主人公戎冠秀,她把戎妈妈处变不惊的神态、果断豪爽的性格和默默奉献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直到抗战胜利后,话剧《戎冠秀》还在城乡各地演出,很好地宣传了军民关系。
红色经典《白毛女》是中国革命文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而平山县是白毛女的故乡,《白毛女》的故事最早流传于平山一带西部山区。也难怪后来拍摄电影《白毛女》的外景地就选在了天桂山,而编剧杨润身早在抗战时期就是著名的平山柴庄剧社创始人。他身兼学校教员、剧社社长、编剧、导演等多种职务,将小小的柴庄剧社打造成了晋察冀边区乡村文艺的一面旗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