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1日
第A06版:悦读·档案

话剧《红旗歌》从石家庄走向全国

2022年08月21日

  ■《红旗歌》话剧和越剧剧本。(王律收藏)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上海拍摄的电影《红旗歌》。

  □王律

  话剧《红旗歌》是在全国即将解放之际,创作演出的第一部反映城市工人生活的优秀作品。这部《红旗歌》就诞生在石家庄,它以大兴纱厂为创作基地,以纱厂女工为原型,由当时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工团集体创作演出,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坛盛事。该剧在1949年4月进北平汇报演出后,又演遍了大江南北,还被拍成故事影片,影响深远,对推动新中国文艺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笔者多年来搜集到《红旗歌》的各种话剧、戏曲、电影版本和故事原型的史料文献,并数次到北京采访该剧的作者鲁煤老师,听他讲述了该剧创作演出的幕后故事。

  深入生活参加大兴纱厂接管工作

  1947年11月12日,我军攻克石家庄。华北联大的校领导立即派文工团的鲁煤等人来石家庄深入生活,参加大兴纱厂接管工作组,开展接管组领导分配给的实际工作。因为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复厂、建厂、迅速恢复生产,支援解放战争;同时,开展肃清反革命,巩固新的人民政权。鲁煤这些宣传文化战士,积极参与到政工与宣教方面的工作之中。

  过去,干部下农村、下连队,工作对象是农民和子弟兵,彼此间有深厚的革命感情。如今,面对的是工人阶级,鲁煤和工作组的同志对大兴纱厂的工友们讲:你们受尽了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和欺骗,应该尽快回到自己的阶级队伍中来。工友们滔滔不绝地向工作组讲述了解放前的旧厂方、旧工会等给他们造成的重重苦难。他们讲来动心、动情,作为他们的阶级兄弟的鲁煤,听来感同身受,激愤不已。对国民党的累累罪行,他急于控诉揭露,因此很快就写出了一部表现工人阶级苦难史的话剧《里外工会》,可以说是为创作大戏《红旗歌》拉开了序幕。

  鲁煤老师曾告诉我,在大兴纱厂最难忘的是他经受了斗争的考验,被组织上批准入党。1948年2月,鲁煤被领导分配做工会系统的宣教工作。眼前正开展的所有新生活,对他这个第一次下工厂的年轻知识分子来说都是新颖的,他便如饥似渴地投入其中。纱厂里男女青工多,在获得解放的新生活中很喜欢唱歌,鲁煤就利用他们上班前或下班后的空闲时间教他们唱歌,于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以及由他作词的《打到南京去》等一系列革命歌曲传遍全厂。鲁煤还给工人“上大课”作政治时势报告,200人的大课堂里,没有扩音器,全由他高声远送,结果引起胃疼,吃不成午饭。

  不仅如此,鲁煤还主动争取参与更繁重甚至危险的工作。如1948年10月下旬,华北人民政府刚刚成立不久,石家庄解放将近一年,大兴纱厂的生产早已恢复正常并开始扩大,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此时,盘踞北平的傅作义部队要来偷袭石家庄,为此全市投入备战斗争,大兴纱厂要拆下部分重要机器、机件运往老解放区坚壁起来,免遭敌人破坏,待将来再运回重新安装。一天午后,他偶然来到发电厂后院,看见一堵墙被拆断出一个大豁口,几名从老区来的行政干部带领二十来个青年男工,把已打包好的机件往墙豁口外搬运,往停在那里的火车车厢里装。而此时,正有两架敌机在本市上空袭扰。鲁煤一看情况紧急,马上和他们一起搬运。这时,两架敌机飞临上空,转圈、扫射,构成巨大威胁,但他们都只是暂时趴伏地上,并不逃离,待敌机飞走,再接着猛干。

  鲁煤不是行政干部,这些事本与他无关。但此时,此事已是全厂最重要的工作,为了尽自己作为革命干部的一份责任,就主动参加了。在把机器装上火车后,他还向党委书记请缨,并得到批准参加押运机器工作组,去老解放区衡水县农村坚壁机器,工作了半个月,到备战结束又把机器押运回厂。如此,他完成了既为革命工作出力,又为创作积累新素材的双重心愿。纱厂党委非常满意鲁煤的工作表现,为他作了政治鉴定,送给华北大学党委,建议批准鲁煤加入共产党的申请。申请很快被批准了,并且在大兴纱厂举行了入党宣誓,这更增强了鲁煤是纱厂职工中一员的自豪感和对纱厂的热爱。

  把日常生活里的人和事搬上舞台

  鲁煤和大兴纱厂职工特别是男女青年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亲密关系,成了他们之中的一员,熟悉了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为从事剧本写作储备了人物形象。其中有一个典型的故事,鲁煤写了长诗《在轰炸下》草稿,歌颂工人和市民在敌机狂轰滥炸下坚持生产的英雄主义豪情。他给女工积极分子闫金芬看了,她说好,但马上开玩笑说:“给会计师去看看,听他怎么说!”会计师是全厂有名的老实人,胆最小,怕轰炸。鲁煤就真的给他送去了。两天后,他征求会计师的意见。出乎意料,会计师竟满脸严肃地说:“读了这诗,就不怕轰炸了!”由于鲁煤对闫金芬性格有深刻的了解,后来把她当作原型,写成了《红旗歌》中的女工金芳这个人物。

  鲁煤做的各种工作和接触的各种问题,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增加生产、支援前线”。这就使他时时刻刻关注细纱车间正在开展的红旗竞赛运动,关注运动中工人们的喜怒哀乐和性格表现。为了理解他们,鲁煤也到车间里学会了简单的看车“接头” 技术。每天深夜,他在业余写作疲倦后,入睡前往往去车间转一圈,享受那里机器的轰鸣、工人紧张热烈的劳动气氛和红旗耀眼的喜庆场面。

  但那里也正发生着激烈的矛盾冲突:积极工人嫌落后工人拖累他们得不上红旗而争斗;留用的旧管理人员仍沿用旧的单纯行政命令、任意处罚工人的做法处理以上矛盾,结果是火上浇油。这就需要从老区来的管理干部、工会干部和先进工人做大量工作:教育落后工人认识到解放后自己已成了工厂的主人,应树立积极的劳动态度;帮助、教育留用人员学会实行民主管理;更要关心和逐步提高职工的工资和福利,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于是,鲁煤和创作伙伴就以此为中心,以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不同性格的人物为原型,生发出了《红旗歌》中的人物、主题和情节结构。

  首部工人题材话剧创作受关注

  1948年底,《红旗歌》完成初稿,送交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文委主任周扬同志审看。他热情肯定了剧本,并指示由华北大学派文工团来厂体验生活,排演此剧。在充分肯定《红旗歌》重要意义的同时,周扬提出了三点意见。

  第一,剧中性格暴躁的女工大梅,鲁煤原把她写成了旧工头的女儿,写她出身不好才导致性格不好。周扬说不必写成旧工头的女儿,就写这是她的个性缺点,其用意大约是避免不利于对旧工头的团结、改造。第二,周扬要求剧本中写好工会干部对工人的思想教育作用。他说,先前鲁煤的短篇小说《双红旗》的好处,就在于它第一次表现了工会干部对工人的教育作用。第三,他建议把剧中写的红旗竞赛的戏剧背景,改为以不久前我军民进行的“备战运动”为剧情背景。

  作为当年华北解放区主管文艺工作的主要领导,周扬马上通知华北大学派文工团来大兴纱厂深入生活,排练《红旗歌》,并在他即将赴北平去做接管工作前夕,亲自来纱厂给作者和文工团全体演职员作政治动员报告。他从解放区文艺发展的战略高度指出:过去,解放区戏剧多是表现农村题材,有代表作歌剧《白毛女》,但没有表现工人生活的话剧,而《红旗歌》正好弥补此缺憾。他指出,当前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即将陆续解放,那里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人民正拭目以待,要看我们解放区的工农兵新文艺,这戏具有为解放区文艺争取荣誉的意义,因此排演好此剧是政治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周扬的一番话给全体编导、演员以极大的鼓舞,也指明了该剧的重大意义。

  在剧本修改中,鲁煤接受了周扬提的前两点意见,但第三点,即把剧中红旗竞赛的背景改为备战斗争背景。如果那样就成了另一出写敌我矛盾的戏了,而《红旗歌》是一出完全写人民内部矛盾的戏,所以就没有改。

  修改后,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内涵更加丰富,主题思想也得到深化。该剧着重表现了主人公马芬姐的性格发展与命运变化:解放前受不公正处罚被开除;解放后觉悟慢,劳动态度不好,还反抗工厂管理;在领导工友给她以耐心教育和关心后,终于产生了质的飞跃,改过自新,取得工作成绩,回报党和人民。

  《红旗歌》从石家庄走向全国

  1949年4月,华北大学文工团带着话剧《红旗歌》来刚解放的北平,给文坛专家们汇报演出。一直关心该剧的周扬看后喜出望外,立即批准向五一劳动节献演。当时华北人民政府文委与华大文工团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委副主任沙可夫、委员周巍峙等人都曾担任过华大文工团的领导,因此这个文工团除了代表学校,同时也代表华北人民政府演出。新中国成立后《红旗歌》从华北进而演遍大江南北。

  从那以后,在7月间的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红旗歌》不仅受到老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而且受到新解放的原国统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致热烈欢迎。此剧成为向新中国成立献礼的主要代表性剧目,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两年间演遍全国。茅盾在新中国成立后写的文章《从〈红旗歌〉谈起》中说“这是一个好剧本,看过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曹禺称赞剧本运用鲜活的群众语言,“台词儿写绝了”。李健吾说“此剧已经可以列入世界文学之中”。夏衍说此剧在上海演出,对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起到了教育作用。郭沫若在政协第二次全委会上作《关于文化教育工作的报告》,称此剧“在上海连演一百数十场,打破中国话剧历来上演的记录”。《红旗歌》的艺术成就和演出实践效果,都充分兑现了周扬所预期的战略目标。

  直到全国解放后,《红旗歌》在南北各地许多城市、部队、厂矿被众多专业与业余剧团上演,受到广大新解放区人民的热烈欢迎。《红旗歌》作为“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之一,还出版了单行本。尤其是自1950年2月4日起,由上海戏剧电影界明星白杨、张瑞芳、黄宗英等以最强大的阵容联合演出此剧,引起轰动,连演了159场。之后,此剧被改编为电影,由吴祖光执演摄制完成,在全国上映。

  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大量评介该剧及其在各地演出的文章。4月22日,中国文联批评小组召开《红旗歌》座谈会,充分肯定了该剧的意义,分析、批驳了个别人的错误意见,周扬同志在5月10日的《文艺报》发表了《论〈红旗歌〉》的长篇评论,称该剧是“第一个表现工人生产的剧本”。的确,诞生于石家庄的《红旗歌》成为新中国工人剧的开端,为创作城市工厂题材作品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22-08-21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96515.html 1 话剧《红旗歌》从石家庄走向全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