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学彬
过去在乡村里,这样的场景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有电视机的人家,家家屋顶上竖着一个高高的杆子,杆子上安装着一个十字型或圆形的铝质电视天线,天朗气清无风无火的时候还好,电视屏幕虽然不太清晰,模模糊糊凑合着还能看;若有风吹草动,电视天线一摆动,屏幕上的画面可就乱了套,忽隐忽现。所以,那时上房转动天线成了每家的日常功课,我就经常帮助邻居家的大爷大妈去房顶上转动天线,让他们凑合着能看上电视。如果遇上雨雪天气或雷电天气,电视屏幕上的图像有时被“拉长”或“压扁”,有时满屏幕的“雪花”乱跳,电视机只好当收音机听了。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小品,讲的就是那个年代的事儿,一位战士的家属到部队探亲,这位战士为了让家属看好电视,竟在冰天雪地的室外抱着电视天线杆子不停地摇晃,反映了那个年代电视接收信号普遍不佳的真实现状。
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不仅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十八大以来,农村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从“宽带中国战略”到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如今,乡村房上早已不见了电视天线杆子,基站、光纤联通大千世界。在我的家乡辛集市南耿庄一个不足千人的小村里,数字电视线、联通、移动、电信网线早已通到村里,遍布全村的街道、胡同,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可全天候使用,且画面清晰、声音清亮,好不惬意。我的邻居,90岁的耿大爷和88岁的王奶奶虽然耳朵有些背,眼睛有些花,但电视能看得清,能用手机和孩子们视频聊天。王奶奶说:“电视里的广告我也爱看,因为清楚亮丽。”年轻人更潇洒,网上购物,网上销售农产品,手指一点,购买的物品一天内就送来了;直播带货,采摘的鲜桃很快就卖出去了。这些都得益于近年来大力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村搭上了信息化快车,如今,农村和城市在信息的快捷便利方面,真正实现了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