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4日
第A11版:城事·微言

非遗应该重视“生产性保护”

2022年03月24日

  □傅志伟

  

  古城正定有个德宝轩,主营武强年画。步入其中,就进入五彩的民俗艺术宝库。武强年画多取材神仙人物或民间故事,套印红黄蓝等靓丽颜色,朴拙中透着古老的历史神韵。

  《六子争头》是我熟知的民俗作品。乍看画面中是3个躬身游戏的稚童,但通过头部和臀部互相借用,3个娃娃变成6个,寓意争头(名)争腚(锭——元宝)。主人李爱军指出我的了解不够完全,不仅“三童六变”暗示多子多福,周围环绕的十二生肖还象征着生生不息,花朵代表四季人生,花瓶喻平平安安。

  李爱军进一步解释,这个年画又叫做“九九消寒农历图”。画中小孩肚兜上有圆圈,加起来共81个。进入数九天,人们根据天气变化,按照“上点阴,下点晴,左点雨,右点风,若是下雪点当中”,每天给圆圈加点。并依年画上的标记总结来年天气情况,指导农事。

  李爱军是正定人,如何与武强年画结缘的呢?他告诉我,2003年秋天,燕赵晚报对武强年画古版抢救挖掘的报道让他有了初步印象。2005年夏天,他又在街头与挑担卖武强年画的老者偶遇,立刻被这种传统艺术所感染,尤其是画中熟识的民间故事题材,给人一种“照镜子,正衣冠”的心灵震撼。

  武强年画还巧妙地将汉字特点和吉祥事物相结合,营造出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组字八仙诗乍看是一副八言对联,第一字由“钟离点石”合体在一起,“把扇摇”合体成第二个字。以此类推,16个字发散成一首诗:钟离点石把扇摇,果老骑驴走赵桥,洞宾背剑清风客,国舅瑶池品玉萧。彩和手执云扬板,拐李先生得道高,仙姑敬奉长生酒,湘子花篮献蟠桃。“花鸟父子对”通过登梅喜鹊首尾变化,书法笔锋力度,呈现出“父子协力山成玉,兄弟同心土变金”对联。

  作为热爱武强年画的正定人,李爱军通过订单生产方式,将这一传统艺术瑰宝推向市场。他的努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本人也被评为国家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传承人。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称赞其为“生产性保护”楷模,认为延续生产比单纯靠政府发放保护费更有效。对此我深有同感,记得我在桂林旅游时,许多景点内有非遗保护项目表演。在那里,游客得到别样的体验,传承人获得一份固定收入。把非遗项目引入市场,不仅表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而且保护也会事半功倍。

  志伟

  专栏

2022-03-24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78991.html 1 非遗应该重视“生产性保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