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志伟
农商行打来电话说,给优质客户准备了春联,让方便时过去取一下。春联是过年时重要的喜庆元素,旧时即便是文盲家庭,也会求读书人写春联,贴在自家门口迎接新春。
我过去住平房,不仅大门口要贴春联,正房、厢房、厨房门口都要贴,由于门大小不一,春联尺寸也有长有短。往往一进腊月,我就开始翻看有关对联的书籍,摘录喜欢的联语找书法家朋友书写。后来出现了机制春联,这种春联做工考究,有些还压花或烫金,很受百姓欢迎。一些机构在春联上加印自家logo,赠送客户。
贴春联是传统民俗,我所在的县城,除了服丧未满三年的人家,过年都要贴春联。我的老宅已经破败不堪,长期无人居住,母亲每年仍然提醒我贴春联。
春联又叫对联,不仅要求文字对仗工整,张贴也需对称端庄。然而,现代住宅楼房门大多紧靠一侧墙壁,有些人就在自家门口宽敞处贴一联,转角处贴一联,虽然红彤彤不乏喜庆,却又让人感觉有些怪异。有些人考虑到了对称美,上下两联和横批都贴在防盗门上,形如“冂”字,给人一种大门套小门的感觉。
去年腊月,在京工作的女儿发微信说,防疫要求就近过年,不能回家陪爸爸贴春联了,特将单位工会发的春联寄回家。女儿寄回的春联和福字很上档次,基本上都是名人书写。门神独具特色,不是常见的尉迟恭和秦琼,一个是岳飞,上角书“还我河山”,一个是郑成功,上角书“收复台湾”。正好平房两扇大门上分别悬挂着颁给妻子的“光荣退役军人之家”,和颁给儿子的“光荣军属”铭牌,贴在那里正合适。
另一门神图是单张,两个门神居中,用“日”“月”标注值守时间。四周吉祥云纹环绕,四角篆书“恭贺新春”。因为适合单扇门使用,我将其贴在楼房门口,佑护全家平安。
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希望过年充满仪式感的要求并没有因此而减弱。为此,窗花由红纸演变成透明透光的静电即时贴,使这一传统民俗得以延续和发展。我希望文创企业加紧研发,尽快生产出适合楼房住户张贴的对联,让全民浸入中国年的红火氛围。顺便提醒一句,别忘了给防盗门猫眼预留孔洞位置。
志伟
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