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新观察
20条规划道路实现贯通
未打通的规划路好似城市中的“肠梗阻”,打通规划路是发挥城市路网整体效益、方便市民出行的重要保证。今年以来,石市把规划路的打通工程作为一项重要惠民实事强力推进。
昨日10时许,出租车司机李师傅载着乘客从解放大街驶上京广东街,直奔火车站北落客平台。“现在火车站周边的路网越来越发达了!特别是京广东街通车以后,我们进出车站方便多了。以前走解放大街到火车站只能在南平台落客,现在通过京广东街不仅可以到火车站北落客平台,还可以通往中华大街。”李师傅笑着说。
京广东街新石中路至利射北路段是石家庄站广场配套工程,也是今年首条打通的规划路。这段路全长663.7米,红线宽40米,道路按城市次干道标准、单向4车道建设,包含道路、排水、照明、交通设施等工程。今年4月30日,这条路正式打通。“它解决了火车站自投入使用以来送站路线单一、交通道路拥堵的问题,畅通了车站区域交通梗阻,形成了区域局部交通循环,缓解了火车站东西向路网通行压力,为市民进出火车站提供了交通便利。”市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营街是一条不长的小路,全长只有400米,北起北二环西延长线即现状植物园路,南至规划水域北路。周围有于底村聚和苑小区及绿城诚园小区等。“以前我们从植物园路到小区,只有一条小土路,遇到下雨天,到处都是水,没法走。现在修好了,你看现在我们出门、回家的路都畅通了!方便多了!”住在聚和苑小区的居民张女士笑着说。
据介绍,聚和苑小区现有住户1700户,中营街建成之前自植物园路去往小区,只能依靠现状一条约4米宽坑洼不平的土路通行。因没有排水设施,雨后道路积水严重,根本无法通行,导致附近居民出行及车辆来往非常不便。市城发投所属市城投集团该项目负责人盖德林表示,中营街(植物园路—水域北路)建成后,可由植物园路直接通往该小区,极大地方便了周围居民的出行,改善了周围的交通环境,使周边广大市民出行更方便、快捷、出行环境更美、更优、更畅。
“如果把城市交通比作人身上的经脉,那么未打通的‘规划路’则是这些经脉上的梗阻,是痛点,我们正在不懈努力地打通梗阻、消除痛点,让城市交通能够更加顺畅。”这位负责人表示,在河北省推进省会建设发展工作会议和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后,石市进一步解放思想、自我加压,充分压实市、区两级建设职责,在年初确定打通10条城区道路的基础上又启动了10条规划路的建设,截至目前,京广东街北地道、体育大街(贾商路—方村路)、汇明路(红旗大街—中华大街)等20条规划道路已全部实现贯通,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路网,疏通了微循环,方便了市民出行、缓解了交通压力。
市民有心声
家门口的路修通了幸福感满满
一条路、一座桥的贯通,关乎千家万户、关乎居民出行的幸福感。路畅通了,心就通了,这是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最有效路径之一。
“修路关系群众生活的好事,是心系民生的大事。孩子每天多睡十分钟,家长少走几公里。”市民王健站在已修通的体育大街(贾商路—方村路)上,兴奋地说,这些规划路打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因逆行而造成的交通事故、道路堵塞等问题。
王健告诉记者,原来体育大街(贾商路—方村路)这一路段不通,他们出门得绕道裕翔街,本来三五分钟就能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可由于这一段路不通,就得绕行七八分钟。现在这条路通了,方便多了。
体育大街(贾商路—方村路)位于裕华区东南部,道路很短,只有358米,北起贾商路,南到方村路。这周边有很多居民区,还有幼儿园,及新建小学,在没有修通之前,体育大街到贾商路段就断了,居民出行需要绕道裕翔街,而修通之后,大大减少了居民绕路的时间,给周边上学的家庭和周边居民提供有利的通行条件。“这路修通了,我们每天都感觉特别幸福!”王健说。
蝶变深解读
明年再建设
36条规划路
城市道路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加大城市道路建设投入力度,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是引导城市发展,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满足人民对高效便捷出行需求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在2021年完成打通20条规划路的基础上,2022年将全力推进仙台街(信工路—仓盛路)、天桂中街(绵河道—兆通南路)、济河道(兆通中街—杜庄街)等36条规划路的建设,确保通车20条以上,坚决在3年内完成“十四五”期间打通56条城区规划道路的任务目标。
针对2022年城区道路建设工作,市住建局副局长李智强表示,他们将深入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协调辖区政府抓好集体农用地、房屋拆迁等征收难点,全力推动征收工作,尽快将场地移交建设单位,为道路建设争取时间。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督导调度,督促建设单位加快前期手续跑办,盯办辖区政府征迁进展,协调管线迁改进度,优化施工方案,明确关键环节完成时限,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未来,石市将通过快速路、主干路拉开城市框架,提高对外辐射能力,形成多中心组团空间布局;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布局理念,持续推进次干道、支路建设,打通各类城区道路,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和城市活力,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有力支撑。”李智强表示。
□文/本报首席记者 南开宇 记者 冯月静
图/本报记者 张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