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全市重点工作大督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有关要求,坚持把大督查作为发现问题的“双眼”、推动整改的“利剑”、领导决策的参谋、整饬作风的“重拳”,紧紧围绕项目建设、“6+1”专项行动、大气污染治理等重心工作,真督实查,较真碰硬,着力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清运垃圾、整洁环境是市委确定的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举措。市大督查办公室和第九督查组为清理解决高新区、藁城区和循环化工园区堆积十余年的建筑垃圾山,充分发扬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紧盯落实的督查作风,通过下发问题清单、召开协调会、现场督办等形式,督促高新区、藁城区、循环化工园区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28座垃圾山、66.2万立方米垃圾的清运工作。
市第九督查组在对高新区、藁城区和循环化工园区(以下简称“三区”)明查暗访时,发现“三区”存在着大量堆放建筑垃圾的“垃圾山”,有的与生活垃圾混堆,高达七八米,有的占用基本农田、建设用地,甚至有的紧邻居民区、工厂,这些垃圾山既扬沙扬尘污染环境,又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影响发展。
在高新区东羊市村,临近马路,有一个体积庞大的垃圾山,东西长约55米,南北长约173米,高度已超过树干。督查人员发现,一名司机倾倒完垃圾后准备离开,据这名司机介绍,他是东羊市村人,村里翻盖房子,拆房子之后的建筑垃圾,都会被送到这里,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倾倒。
今年4月份,市第九督查组人员已经发放问题交办清单,要求对垃圾山进行整改,但一直到7月份,整改并不彻底,垃圾苫盖不严,村民仍继续向这里倾倒,临近一些树木已经枯萎死亡。
在高新区南郄马村,这里建筑垃圾山更加庞大,长约292米,宽约156米,高约7米,垃圾总量约31.9万立方米,垃圾山多处苫盖不严,混杂生活垃圾,现场触目惊心。
不仅仅是高新区,督查发现,藁城区和循环化工园区,也存在着垃圾山的现象,这些垃圾山苫盖不严,缺乏管理,与生活垃圾混堆。
市大督查办先后4次与“三区”主要领导直接进行沟通汇报,8次召集三区主管领导、主管部门协调调度,督促三区相关部门全面、精准梳理辖区内垃圾的类型类别、占地面积及总工程量等信息,制定周密清运计划,确保清运工作有力有序、高质高效推进。截至9月30日,三区均按要求、按期限完成垃圾清运任务。累计出动各类车辆34500台次,人员1317人次,共清运垃圾山28座、清运量约66.2万立方米。
据统计,经过垃圾山、垃圾坑清运,藁城区腾出土地16.5亩,循环化工园区腾出土地183亩,高新区腾出土地226亩。
据市第九督查组组长白玉刚介绍:为了确保能尽快清除垃圾山,督查组反复到现场督导,每周统计,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整治效果十分明显。高新区腾出的220多亩土地,市场价格大概3.5个亿,引进项目后还将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