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历史纵深,解读人文根脉。本版向读者朋友征稿,稿件内容为石家庄乃至河北的人文历史档案,要求史料真实、准确,3600字左右,并请注明作者姓名及通讯方式。投稿邮箱:zzmjzg@sina.com。
□萧桦
“汹涌的滹沱河,巍巍的太行山,结成了革命的屏障。我们是一支艺术的青年团,在这里成长强壮。用钢铁的意志和热血,开辟幸福的土壤……紧拿艺术的武器,保卫我们的家乡……”
1938年4月24日,在抗日烽火燃烧的滹沱河畔诞生了一支文艺团队,它就是铁血剧社。
这些土生土长的文艺子弟兵在自己的家乡开始文艺宣传活动。当时,除了剧社领导岁数大一些,其他成员中最大的20多岁,最小的9岁。这些“文艺子弟兵”成为了活跃在敌后的文艺尖兵。
“咱们的剧团”
1937年10月,八路军来到平山,抗日烽火燃烧在滹沱河两岸。1938年1月,平山县成立青年抗日救国会。根据抗战需要,青救会主任齐一丁倡议建立一支文艺宣传队宣传抗日救国思想。1938年4月底,平山县王植庭、张学新、曹峙等农村青少年报名参加,王血波任铁血剧社社长。剧社30多个人,其中女孩子有十几个,女孩子中较大的张学明、张月如十三四岁,最小的齐玉如9岁,由12岁的姐姐齐玉珍照顾。
4月24日,剧社在洪子店村戏楼演出,一炮打响!
这些农村青少年没受过专门艺术训练,甚至看不懂五线谱,不懂表演技巧,完全凭着抗日救国热情,他们自编自拍自演,在熟悉的生活中寻找故事和素材,用乡音在故乡大地上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戏演得生动逼真,每次演出都很受欢迎。
刚成立的文艺宣传队人少,但热情很高,每次上街、下乡都高举着团旗,他们下乡宣传抗日救亡、减租减息、募款募粮。为了打响剧社的品牌,由王血波作词、芦肃作曲,《铁血剧社社歌》响彻滹沱河两岸。
在1938年、1939年两年中,剧社在家乡宣传抗日救亡思想,他们行走在平山的村庄,歌声响遍这里的每一条山沟,被誉为“咱们的剧社”。
剧社经费都是募捐而来的,大家的衣服也是自己带来的。1939年,晋察冀边区发大水,造成经济困难,边区为此精简机构,各个县的县剧团基本都取消了。冬天到了,剧社成员还没有棉衣。平山县属于四分区,分区发给每人一套棉军装,但经费还没着落。平山县委和群众团队负责人说:“咱们的剧团,顶几十名干部,没有公粮吃,俺们养活他们。”铁血剧社由此得以保留。
1940年为表达抗战到底、不怕牺牲的决心,剧社队员纷纷改名,曹峙改名为“曹火星”。
著名作家康濯在铁血剧社成立50周年时说:“铁血剧社是全晋察冀边区唯一的县属剧社,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穿的是农民服装,说的是平山话。”康濯问小姑娘齐登荣想不想家。齐登荣说不想。康濯说:“我二十多岁了还想家,你怎么会不想呢?”说得小姑娘流泪了,但她人小志气大,擦干眼泪竟然说:“咋不想?可是咱还要抗日。”在国家遭受苦难的时候,一个9岁的小演员竟然说出让大人感动的话。
在战斗中成长
1939年12月,华北联大从延安来到晋察冀边区,后驻在平山县孟家庄区。1940年9月,华北联大在平山县李家沟口村演出,铁血剧社的成员看了华北联大的演出后,触动很大,他们向华北联大的演员问这问那,强烈要求学习。不久,铁血剧社集体到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学习。铁血剧社成员在联大学习半年,系统学习了文艺理论知识,而且人员根据特长分成戏剧、美术、音乐三个系。剧社分工更明确,根据特长分成戏剧、音乐和舞蹈队,舞蹈队成员主要是小孩子们。1940年春节,铁血剧社表演了平山秧歌剧《张玉良归队》。
1941年,铁血剧社成立三周年,在东黄泥村召开三周年庆祝大会,华北联大校长成仿吾、四分区领导刘道生、王昭等给铁血剧社题词。县文教会在题词中说:“剧社是平山一支铁的乡村艺术子弟兵,一群新文化的年青的钢铁战士。”地委书记王昭题词:“铁血剧社是五专区民众剧社中最早成立、也是最好的一个。三年来它在文化艺术战线上的努力苦干已经有了不可磨灭的辉煌的成绩,已经密切地配合了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创造与发展的整个过程。”
1941年秋季大扫荡后,剧社划归五专区,受四地委领导,从东黄泥村搬到西柏坡。建国后成为著名作家的肖也牧这时候调到了铁血剧社,经常给剧社成员上文学课,提高大家的文学修养。剧社成员一边演出,一边学习文化课。学习期间,除了学习专业课,还学习《社会发展史》。通过半年的学习,铁血剧社成员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43年4月,铁血剧社调归边区抗联领导,随边区抗联转移到阜平,更名为群众剧社。剧社离开家乡平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抗战胜利后,群众剧社进入张家口。国民党占领张家口后,群众剧社回到阜平县,驻扎在抬头湾村。他们和从红土山村搬来的丁玲住在一个村子。此时,丁玲正在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群众剧社的同志抓住学习的机会向丁玲和萧三请教。2019年秋天,我去抬头湾村采访,抬头湾村的老人还和我念叨群众剧社。八十多岁的人至今还记得群众剧社,说看过群众剧社演的戏。
奏响时代的强音
在华北联大学习和抗日烽火中演出,群众剧社成员的思想和艺术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一批文艺战士在革命熔炉里锻炼成长,走出了一批著名作家、艺术家。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熟悉的旋律出自曹火星之手。
1941年,曹火星到华北联大学习作曲和指挥后,开始学写歌曲,创作了第一首歌曲《上战场》。随后,创作了《选村长》《万年穷翻身》等歌曲。1943年4月,铁血剧社更名为群众剧社,他和赵艺平等人从阜平出发,来到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19岁的曹火星创作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3年,已经有艺术成就的音乐家王莘、剧作家田野、玛金调入剧社。1948年,柴庄剧团的编导杨润身调到群众剧社。他作为主要编剧参与了电影《白毛女》的剧本创作。
解放战争中,群众剧社王血波写了小歌剧《兄妹开荒》,里面用了平山秧歌剧中的唱腔,由曹火星、齐玉珍、张学明表演。毛主席到阜平县城南庄后,驻扎在抬头湾村的群众剧社到城南庄演出。看完演出后,周恩来接见了全体社员,并和大家亲切谈话。
天津解放后,群众剧社进入天津市。进城之后的群众剧社创作更加活跃,王血波、张学新执笔与搬运工人集体创作了大型话剧《六号门》,这是建国初期反映工人生活和斗争的优秀剧作。1951年,音乐家王莘作词谱曲《歌唱祖国》。同年,王血波、杨润身、张学新考入中央文学研究所,秦政考入中央美术学院。
从滹沱河畔走出来的文艺子弟兵,在党的领导下,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一面参加战斗,一面进行艺术实践,从经历抗日烽火到全国解放,创作了大量群众喜爱的艺术作品。群众剧社的文艺战士在火热的斗争中创作的艺术作品流传至今。
建国后,他们工作在全国各地,有的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有的继续从事艺术事业。在天津,群众剧社改为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和天津歌舞剧院。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文艺队伍,经过战争的洗礼,艺术家们致力于新中国的话剧艺术和舞蹈艺术。天津人艺演出了《雷雨》《蔡文姬》《骆驼祥子》等话剧。天津人艺是话剧艺术的殿堂,也是培养和造就艺术家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著名编剧周振天、作家航鹰、著名演员马超等,活跃在当今银幕、荧屏的著名演员陈道明、鲍国安、王伍福、李秀明等都曾在这块艺术沃土中磨练成长。天津歌舞剧院涌现出著名作曲家王莘、曹火星、施光南,歌唱家于淑珍、关牧村等,他们的作品《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等,成为新中国的时代强音。
到故乡找笔
群众剧社成员难忘平山,难忘晋察冀边区,从滹沱河畔走出来的文艺战士难舍故乡,他们回到家乡平山,回到滹沱河畔,寻找创作素材,感受火热的生活。
1978年底,身为天津市作协副主席的著名作家杨润身回到当时条件还十分艰苦的平山,挂职县委常委。他说:“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要到我的故乡平山去找回我的笔!”他经常深入到偏僻的乡村,与农民同吃同住。乡亲们说:“老杨没变,他还是老八路!”回到家乡,他创作了反映农村改革的《风雨柿子岭》《九庄奇闻》等7部长篇小说及中篇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他总结自己的创作说:“作为一名党的文艺战士,我只要脑子还清楚,身子还能动,就不离开人民,不离开土地,用我的笔讴歌我们的时代,讴歌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曹火星先生在一篇文章里回忆说:“深入生活,参加实际斗争,是群众剧社的光荣传统。以后几次土改运动,剧社全体同志都分散下乡,做工作组组员,参加了土改运动的全过程,我们和人民同甘苦,共命运,思想感情起了很大变化,更加了解群众,更加热爱人民。群众的火热斗争也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大家身临其境,耳闻目睹,在斗争过程中创作了大量戏剧、歌曲。我永远忘不了群众剧社这一段战斗历程,假如没有革命战争的锻炼,没有人民群众的抚育,这些歌曲是写不出来的。”
回顾一生,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曹火星说:“人民是音乐的创造者。”他为人民创作了1600多首歌曲。
滹沱河畔是群众剧社文艺战士的家乡,是他们艺术人生出发的地方,更是他们的乡愁和创作的热土。
每当行走在平山、阜平等群众剧社走过的地方,我们就会想起抗日烽火中的文艺子弟兵,想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白毛女》和《歌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