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95岁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张计发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他是电影《上甘岭》中连长张忠发的原型,是从赞皇走出来的英雄连长。记者联系上老人的三女儿和侄子,听他们讲述老英雄的故事。而在他们的口中,这位在中国人民心中威震四海的大英雄,却一直说,他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是普通一兵。
□本报记者 冯月静
老英雄有着浓浓的家乡情怀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张计发是赞皇县都户村人。昨日,记者联系上张计发的三女儿张爱民,深陷悲痛中的她提起父亲,有些哽咽:“我的父亲有着浓浓的家乡情结,身体好的时候,每隔几年都要回老家看看,他一直说,赞皇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是普通一兵。”几年前,他最后一次回赞皇时,还参与录制了河北电视台的《中华好家风》。
生活在石家庄的张计发的侄子张二顺及家人,还有在赞皇的亲属也都赶赴信阳送老人最后一程。“以前大伯回来后,都会在赞皇住上几天,在村里转转,走走家乡的小路,与街坊邻居聊聊天,看看家乡的山水,感受感受家乡的变化。”侄子张二顺说。
1926年12月,张计发出生于河北省赞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2年,年仅16岁的张计发加入当地的抗日先锋队,1945年正式加入八路军,跟随部队转战太行、逐鹿中原、强渡长江、挺进江南,直到南海之滨。张计发历任河北赞皇独立团战士,15军45师135团排长、连长、营长、副参谋长等职务。1951年张计发参加抗美援朝,在上甘岭一役,他担任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135团7连连长。战后,135团7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张计发荣立一等功,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上甘岭战役远比电影残酷
《上甘岭》的故事家喻户晓,“而这却是我父亲最沉痛的记忆!”张爱民说,60多年来,父亲每当谈起那段历史,就忍不住流泪。而为了纪念那些牺牲的战友,让后代永远记住他们、传承他们的精神,他还需要一遍遍去讲,一遍遍去回忆那沉痛的过往。
“‘电影《上甘岭》中演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吗?’面对很多现代人的提问,父亲就感觉自己重任在肩,一定要把上甘岭的故事不断讲下去。”张爱民介绍说:“《上甘岭》这部电影,父亲不知看过多少遍,却一直无法从头看到尾。看不下去的原因是战斗比电影要残酷,更主要的是他觉得担不起、放不下那浓浓的战友情。”
“我大伯给我们讲,当时他带着160多人的队伍加入了上甘岭战役,而当战斗结束,活下来的战友只有十几个人,但他们终于把敌人彻底赶出了上甘岭!”张二顺说,每当大伯谈起这些都会落泪。
那是69年前的1952年10月14日晚,“联合国军”向志愿军第15军两个连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投下30万发炮弹,火力最密集时达每秒落弹6发,我方阵地成了一片焦土,山头的岩石被削去整整两米厚,到18日,上甘岭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
10月30日,志愿军拉开了反击的序幕,张计发的七连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阵地,在决定性反击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晚10时,七连的目标是夺回上甘岭597.9高地的表面阵地,历经血战,终于稳固了597.9高地主峰。
历史上,上甘岭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双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一个苹果8个人吃,传递了3遍才吃完
上甘岭战役中,比战斗牺牲更残酷的就是没有水。后勤运输人员大部分牺牲在封锁线上,第15军紧急采购了8万斤苹果,但最终只有一个苹果送到了张计发所在的主坑道。
“大伯曾说,上甘岭那个苹果,是他吃过最甜也是最苦的一个。”张二顺介绍说,“据我大伯讲,战士们常常口干得话都说不出来。像人们说的喝小便那都是真实的,并且为了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的小便都舍不得喝,留给别人。”张二顺说,那个战争年代的故事,在许多现代人看来不可思议,可是他们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一个苹果,很多现代人都司空见惯,三口两口就吃了。而在上甘岭战役中,在极度口渴的情况下,一位运输员给七连带来了一个苹果,他们却谁也舍不得吃。“我大伯传给步话机员,步话机员用手掂了掂又传给通信员,通信员又传给司号员、卫生员……传来传去又传回到了我大伯手里。”张二顺说,当时大伯张计发用激将法:“这么多人,连个苹果都消灭不掉怎么打敌人?”于是,这个苹果在8个人手里,每人轮流咬一小口,传递了3遍才吃完。
后来《一个苹果》的故事被列入小学课本,伴随着中国几代青少年成长。“大伯经常说:把下一代教育好,烈士的鲜血就不会白流!”张二顺谈起大伯的教诲,就如同是在昨天。
“那些牺牲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
在张计发生前,由他口述,四女儿实录编写了《铁血丹心——张计发回忆录》一书出版。如今在张计发的亲人及后辈中每个家庭都有一本。“这是一种传承,大伯希望我们都能踏踏实实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张二顺说,大伯的身上都是伤,后背上、前胸、腿上,伤痕累累。他很少穿短袖、短裤,为的是不让别人看到这些伤疤。而他的左手小指藏不住,少了半截。每当别人问起,大伯就说:“这是我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勋章。”上甘岭战役中,一发炮弹把他的小指炸掉,当时断指还连着皮,在紧急状态下,他顾不上疼痛,直接把断了的小指拽掉,然后继续战斗,“他很少跟人去讲这些,但我们都知道,所以我们作为后辈都很敬佩他,也都愿倾听他的教诲,脚踏实地地做人。”
很多人都说张计发是英雄,“但每当他听到的时候,都会发火,他说:‘我不是什么英雄,仅仅是一个士兵,是一个幸存者,我那些牺牲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张爱民说起这些,有些哽咽,“我们姐妹四人小时候就一直以为父亲就是普通的一个兵,尽管父亲经常给他们讲上甘岭的故事,但都是讲别人的故事。1966年,他把我们的名字都改了,当时我们家三个女儿,我大姐叫素平,二姐叫素玲,我叫素霞。他给我们改成叫爱党、爱军、爱民。后来有了我妹妹,叫爱东,热爱毛泽东。他教育我们,要尽心尽力地学习,积极努力上进,为国家尽己所能地奉献自己的力量!如今他走了,但是他在我们姐妹和后辈心中,是伟大的父亲,也是真正的英雄!”
是的,张计发带着他一生的传奇走了,他永远是我们心中伟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