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4日
第A03版:今日主打

唐宋时期正定人吃米还是吃面

石家庄市民正定开元寺南遗址体验考古发掘

2021年06月14日

  ■体验古城墙夯窝发掘。主办方供图

  ■体验考古工具。

  ■正定开元寺南遗址。梁子栋 摄

  重温红色历史、参观正定博物馆、走进开元寺南遗址体验考古发掘……今年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省会15组家庭30多人应邀来到正定参加公众考古系列主题活动,一系列丰富多彩而又干货满满的环节令他们大呼收获不小。

  □本报记者 黄蓥

  

  感动:革命先烈保护广惠寺华塔

  

  此前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映耀百年征程”。当天,全国文博系统都举行了一系列相关活动,本次在正定举行的公众考古活动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在正定广惠寺举行的一项缅怀仪式揭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

  很多人都知道正定四塔之一的广惠寺华塔。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称赞它“若由形制上看,这华塔也许是海内孤例”。就在华塔北侧有座赵生明烈士纪念碑。赵生明1917年出生,陕北人,共产党员。1936年入伍,是晋察冀军区四纵十旅二十九团副团长。1947年8月24日,晋察冀野战军四纵队奉命解放正定,当时赵生明率领战士们追击一股敌军来到华塔附近,敌人躲进塔内居高临下向我军扫射。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古建筑赵生明果断命令停止炮击,改用轻武器进攻,为此我军付出很大代价。上午10时30分,赵生明被敌人流弹击中英勇牺牲,年仅30岁。1984年,正定为赵生明烈士刻立纪念碑,并竖立在广惠寺华塔北侧。

  6月12日上午参加公众考古的省会市民在赵生明烈士纪念碑前深深鞠躬。“今年对于我们考古人意义重大,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我们精心准备了这次公众考古活动。第一站举办缅怀仪式旨在‘献礼建党百年 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人了解并记住为文物保护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正定开元寺南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伟如是说。

  

  体验:初中女生清理发掘夯窝得到专家点赞

  

  当天参加本次公众考古的家庭中,有十余位9到14岁的青少年。别看年纪不大,他们对考古发掘的兴趣与天赋得到了现场专家的高度评价。

  “古墓是怎么被发现的?”“考古最终结论的正确性怎么确定?”“文物在地下保存得挺好的,为什么要把它们挖出来?”……当天在正定博物馆举行的考古主题沙龙活动中,孩子们抛出了一连串问题,负责答疑的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翟鹏飞,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后直呼:“大家的提问很专业、很深刻!”

  在本次公众考古活动的主会场——正定开元寺南遗址,“科技考古——土样浮选”“田野考古——古城墙夯窝发掘体验”“手工业考古——传统瓦当的古法制作”等体验项目吸引了孩子们踊跃参与。只见两个小男孩戴上塑胶手套对坐在一个银白色金属箱前,工作人员将一小袋土壤样品倒进箱内,箱中注满了清水。在工作人员指点下他俩用手搅散箱中土壤,只见零零星星的黑色颗粒状物质浮出水面,顺着箱子底部的出口流入下方的袋子里……“这是科技考古中的植物考古重要的提取方式——土样浮选。”在现场执导孩子们操作的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李若说,遗址中的植物遗存在埋藏前经过了直接或间接火烧,变成了碳化物质,不易腐烂,但很难用眼睛发现,“发现和获取有一定难度,对此考古学家发明了浮选法的方法获取碳化植物遗存,原理就是利用水、土壤、碳化物密度上的差异进行提取。”

  在“田野考古——古城墙夯窝发掘体验”现场,来自省会某中学的初二女生小赵表现不凡,在专家指导下,她蹲在地上埋头用手铲、竹签和毛刷等工具,仔细清理出了一些古人夯筑城墙时留下的夯窝,现场专家直夸她“很专注也很有天分”。小姑娘这是第一次进入发掘现场,但已经被考古深深吸引住了:“跟我想得不一样,原来想象中考古就是随随便便能挖到个宝贝,现在我觉得考古最重要的是耐心和细心。刚开始清理发掘夯窝时,不太熟练,生怕出错。后来听到专家老师们的表扬,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不过她也笑说蹲了没多久就觉得腿疼,可见考古工作者们不容易。

  对此正定开元寺南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伟说,这次公众考古有多个创新点,比如体验科技考古板块,“土样浮选让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知道‘玩水’的原理,考古不只是大家眼中的挖土,而是包罗万象的一门科学。”

  记者获悉,今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活动将以正定开元寺南遗址为基地,面向广大中小学生,推出一系列考古研学进校园的活动,进一步大范围推广、普及公众考古。并完成以学生为主体,进而带动大众参与的公众考古活动整体布局。

  

  发掘:探寻唐宋时正定人吃米还是吃面

  

  正定是有着1600多年建城史的河朔重镇,正定开元寺南遗址位于正定古城内开元寺现址南侧和西侧,是一处典型的古今叠压型城市遗存。开元寺南遗址的考古工作始于2015年11月,至今已发掘3164平方米,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七个历史时期连续的文化层叠压,出土可复原器物6700余件,是河北省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主动性城市考古发掘项目。

  “2021年度的正定开元寺南遗址考古发掘已经启动。”陈伟表示,今年的工作主要围绕发掘区南侧的一条街巷展开,“想把房屋、街道、排水系统等做完整,还原当时几个历史时期的街巷布局。”今年还将加大科技考古力度,他们与河北师大、兰州大学等开展科技考古的合作,“重点通过植物考古手段搞清两个问题,一个是各历史时期正定古城的主要植被和气候状况;第二点就是看一下唐宋以来正定古城居民的饮食结构——是吃面食还是大米。另外还在尝试与北大合作开展冶金考古、与中科大合作开展动物考古。”

  陈伟表示,做好考古发掘的同时他们也在努力做好土遗址保护,“利用科技手段,避免遗址文化层的酥碱、冻融等。这也是在为将来正定建遗址博物馆打牢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定考古工作站即将挂牌。有业内人士表示,考古工作站将为当地考古工作的开展夯实硬件基础,带动当地考古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2021-06-14 石家庄市民正定开元寺南遗址体验考古发掘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46546.html 1 唐宋时期正定人吃米还是吃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