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杜慧 通讯员 刘书兵)最近一段时间,家住平山县二轻局家属院的耄耋老党员康浩斌老人心情特别激动,因为他为建党100周年献礼所写的《放歌集》一书出版了,他要把这本倾注了他个人无数心血的书送给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知党史、报党恩。
今年84岁的康浩斌出生于平山县两河乡南白雁村。他出生那年,抗日战争的战火烧到了他的家乡。
“我4岁时,差点让日本鬼子烧死,是共产党把我从火海中救了出来。”回忆战争年代,老人不禁眼圈红了。他说,自小目睹了共产党带领人民打日寇、灭匪帮,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年轻的宝贵生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新中国成立后,党把他送进学校学习,从小学到初中,把他从一个穷孩子培养成一名人民教师、国家干部。“教学期间,我时常跟学生们说,幸福不忘毛主席,翻身不忘共产党。在家呢,我就常对家人说,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跟党走,是我毕生的追求。”康浩斌始终把党的恩情记心上。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带领人民抗美援朝,使新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改革开放,又使亿万人民富裕起来奔上了小康;现在我们国家国富民强,居民们安居乐业,这都是我们伟大的党领导得好。”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这位老党员一脸幸福,琢磨着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切感悟写下来,同时对身边模范共产党员进行采访报道,传承红色精神。
说干就干。从去年起,他深入乡村、基层采访,将收集和整理的模范共产党人事迹汇集成册,编辑成《放歌集》一书,出版后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延献礼。
值得一提的是,康浩斌老人首先从他的父亲写起,他的父亲名叫康正瑞,1937年入党,曾担任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打日寇、杀汉奸、破交通、攻堡垒,在当地一提到康正瑞的名字,敌人就闻风丧胆。因此,敌人把康正瑞当作眼中钉,肉中刺,多次想把他家斩尽杀绝,但是他没有被吓倒,始终和敌人勇敢斗争。“创作时,当我写到敌人用火烧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从火中把我救起时,我哭得泣不成声。这时家人怕我悲痛伤身,劝我缓缓再写,我说这就是真情实感。”康浩斌说,他要将父亲的爱国精神传承下去。
采访期间,他克服了种种困难。记得有一次,他去采访一位带领乡亲们翻身致富的优秀共产党员,当时天寒地冻,又刮着大风,亲友们劝他别去,把他背起的挎包摘了下来,却被他一把夺了回去,“我采访的这位党员,有官不当,克服种种困难,办企业、建学校,让两万多农民工稳定就业,让许多大学毕业生上岗走上了富裕路。他为国分忧,为民谋福,这样的典型应该被弘扬!我就是吃些苦,受些罪,也是非常值得的!”当时亲友们拗不过他,只好给他穿好防寒服,任他前去。
记者获悉,为了让《放歌集》一书内容翔实、人物丰富,他先后采访了老红军、老八路,还有改革开放后的劳动模范、扶贫干部、优秀人民警察等。有人给老人算了一笔账,为获得第一手资料,他行程500公里,采访70多人,记录文字20余万。有同龄人盛赞他:八旬老人不服老,采访写作到处跑。救命之恩永不忘,一生跟着共产党。
康浩斌告诉记者,写作并非易事。那段时间,他都是白天采访,晚上坚持写作,为了不影响家人,他独居一室,既是书房,又是卧室,写作时从不看时间,累了就上床休息,睡觉时突然有了灵感,就披衣下床继续写作。因为他不会用电脑,一直在白纸上创作,写了改,改了再写,从不怕麻烦。
功夫不负有心人。《放歌集》一书前不久终于完成。当康浩斌提着一沓沓稿件走向印刷厂时,许多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无论是编辑还是校对,都给他提供了不少帮助。
当征求他图书定价时,他告诉工作人员:“这本书是我向党百年华诞的献礼,图的是讲党史、报党恩,就写上‘赠品’吧!只要人们知道了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民谋福祉的领路人,我就心满意足了。”这就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