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安迪
在石家庄市中山路小学五年级,有一名叫贾盛铭的小学生,他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笑起来脸上总会泛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学习上,这位少年郎勤奋好学、爱好广泛、喜欢读书写作。生活中,他明理懂事、爱心待人、勤俭节约、崇尚环保。特别是对妈妈,小小年纪的他懂得“卧冰求鲤”的故事,对妈妈体贴入微,令人唏嘘感叹。
贾盛铭是独生子女,可他完全不像有些独生子女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中,他开朗大方,爱心待人,能与每位同学和谐相处。家里有客人来串门,他都会主动送上一杯水,陪客人说说话。有一次,贾盛铭在外面上课外班时捡到了一块电子手表,他千方百计找到丢了手表的同学,甚至还安慰同学不要着急。在家里,他更有担当,经常帮妈妈做一些扫地擦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晚上写完作业后,他会帮妈妈下楼丢垃圾,看到妈妈累了,他总会说:“妈妈,我来帮您干。”
“卧冰求鲤”的故事,贾盛铭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妈妈的腰不好,怕凉,从7岁起,每年冬天来暖气前的一个星期,到了晚上他都会先钻进妈妈的被子里,把妈妈的被窝捂热乎了才回到自己的被窝里。每当妈妈摸着他冰凉的小腿,心疼地问他:“你不怕冷吗?”他总是笑呵呵地说:“妈妈就不会冷啦!”妈妈每当提到这件事,都会两眼噙泪,既感动,又骄傲!
贾盛铭还有彰显社会担当的两个可贵品质——勤俭节约和崇尚环保。为了节约用水,他在卫生间里贴上了“节约用水”几个字,时刻提醒家人和自己珍惜水资源。另外,他自己还想了很多办法来践行勤俭节约,比如洗衣服的水可以擦地,洗脚水可以冲马桶。平时妈妈去超市,他都会提醒妈妈拿上购物袋。家里的废报纸和积攒下来的快递箱,他都会和妈妈一起都拿绳子扎在一起,送到废品回收站。
在学校,每天中午小餐桌分发的饭菜,贾盛铭也从不丢弃,他的书包里总会多准备一个食品袋,把吃不了的饭菜装到袋子里,晚上回家后再热了吃,别人问他,他总说:“食物来之不易,绝不能浪费!”贾盛铭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挣钱不易,有时,父母主动要给他买东西,他总会说:“不用啦,我还有呢。”婉拒父母的好意。
在践行环保上,贾盛铭经常提醒身边的人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垃圾。暑假期间,他会积极主动去社区居委会做垃圾分类环保志愿者,在小区门口做义务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垃圾分类和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将环保标识张贴在小区的各个垃圾桶上,为此贾盛铭荣获“环保小卫士”称号。在假期外出旅游时,他也从不乱丢垃圾,如果一时找不到垃圾桶,他就会把垃圾装在一个小袋子里,直到看见垃圾桶。
在家中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小小好公民,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老师的悉心熏陶下,贾盛铭如今已然成长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因为有他,父母因他而骄傲自豪,因为有他,班集体更加团结向上,更多的同学也以他为榜样,努力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