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
第A04版:\周末·聚焦\

收到纪念章 抗美援朝老兵心潮澎湃

手抚纪念章格外珍惜 两位老兵深情回忆当年的战斗经历

2020年10月25日

  ■王刚林老人戴纪念章,行军礼。

  ■马毅老人行军礼。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马毅把纪念章展示给在北京上大学的外孙女看。

  王刚林手捧着纪念章。

  今日出镜

  收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的老兵。

  采访动机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两位老兵深情回忆当年的战斗经历,铭记伟大胜利,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文/本报记者 赵晓华 图/本报记者 李青

  

  在王刚林老人家,记者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使用紫铜胎镀金、银材质,通径为50毫米。纪念章核心部分为志愿军战士形象和70束光芒,以和平鸽、水纹和中朝两国国旗元素编制的绶带环绕四周,外围采用五星、桂叶和象征五次战役的箭头等元素,组成金达莱花的五瓣造型,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寓意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彰显了我国不畏强敌、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王刚林是石家庄正定人,1929年7月出生,1947年10月入伍。1951年2月入朝,1953年10月回国,荣获三等功一次。1950年10月,王刚林接到入朝作战的命令,顾不上给家里写封信,就出征了。一次战斗中,王刚林和战友们一边反击敌人,一边前进。有的战友牺牲了,来不及悲伤,后面的人就立马补上。“大家咬牙向前冲,从没有退缩一步。凭着这股子劲头儿,终于突破了临津江,消灭了敌人一个营的兵力。”后来,王刚林又被敌人的坦克炮击中了大腿,“没有条件包扎,用酒精杀一杀就很不错了。”王刚林说,他和战友们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好多人都没有回来,跟他们比,我是幸运的。”10月23日上午,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直播时,一想到在朝鲜牺牲的战友,王刚林老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收到纪念章,另一位老兵马毅心潮澎湃,自豪感油然而生。90岁的马毅老人唱起了当年的歌。马毅说,自己1951年3月入朝,正值第四次战役进行中,一个多月的急行军,身背背包、干粮袋、铁锹等沉重的装备,每天夜里走崎岖的山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对男同志来说也不轻松,何况女同志?但她没有被艰难困苦难住,有时候还苦中作乐,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就这样在朝鲜度过了难忘的800多个日日夜夜,直到1953年8月回国。“在朝鲜战争中,我又一次荣立三等功。”说到这里,马毅老人满是对过去战争岁月的回忆。

  这次收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马毅老人格外珍惜,老人拿起手机,通过视频向在北京上大学的外孙女展示着这枚珍贵的纪念章。

2020-10-25 手抚纪念章格外珍惜 两位老兵深情回忆当年的战斗经历 2 2 燕赵晚报 content_19592.html 1 收到纪念章 抗美援朝老兵心潮澎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