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06

辛集传统民间艺术“背哥”

2024年03月03日

  □耿学彬

  

  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背哥”,在河北省辛集市(原束鹿县)久负盛名。从元末明初到上世纪50年代,“背哥”这项文艺活动,在这片古老富庶的土地上繁衍、发展、丰富,日臻完美,这颗艺术明珠放射着璀璨的光辉。清代中期“背哥”鼎盛时,辛集大小背哥会(演出“背哥”的文艺团体)有五六十个,主要分布在城南部村庄,城北较少。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城南的孟观、枣营、三间房、东谢、马庄、南李家庄、南耿家庄、南智邱、耿虔寺、大车城、西曹家庄、东孟家庄等村的背哥会还有十几个。

  “背哥”艺术源于放风筝。风筝受风力作用飞上天空,五彩缤纷,愉悦身心,是平原上人们喜爱的文体活动。但是没风没法放,风太大也没法放。无风,风筝飞不起来;风太大,风筝易撕扯损坏,还易脱线飞得杳无踪影,所以放风筝局限性较大。立春后阳气上升,到清明节气这一段时间,天气平和,有微风,最适宜放风筝,正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无法放风筝的时候,人们为了娱乐,就用竹竿举着风筝游走取乐,这就出现了“举竿风筝舞”。大约在元末明初1368年,“举竿风筝舞”演变为“背蝶”,就是不用竹竿了,把风筝背在身上跳舞唱歌。因为当时扎的风筝,蝴蝶形状的较多,故谓之“背蝶”。

  明成祖朱棣1421年迁都北京时,路过辛集,辛集百姓就在御道两旁“背蝶”歌舞,明成祖大悦,并以金银赏赐歌舞群众,由此“背蝶”活动更加盛行。

  到清朝初年1648年,北方逐渐安定,为庆祝秋后五谷丰登或新春佳节,“背鸽衔粮”出现了,艺人们用各色的花纸糊成巨大的鸽子,鸽子口中衔着银白的麦穗、金黄的谷穗、火红的高粱穗,背在身上载歌载舞,象征国泰民安、祥和吉利,类似于现代象征和平的鸽子衔着橄榄枝。“背鸽”后来又发展为背纸人、草人,因为纸人、草人都是小孩子形象,谓之“背亲子”,成为庙会、集市上的表演节目,得到广泛普及。史料记载,1889年,晚清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途经宁晋县营台古镇时,专门观看了辛集南部背哥会“背亲子”载歌载舞的表演,并大加赞赏。营台古镇在宁晋县城东北部,距辛集南部只有七八公里(清末,宁晋东北部百尺口一带村子归辛集管辖),辛集南部背哥会到那里演出十分正常。

  清朝末年,背纸人、草人演变成背真人,因为背的都是男童,谓之“背哥”。参与背哥表演的男童经过“彩绘”,光彩动人,有的抱鸡,公鸡叼着大荔枝;有的抱鱼抱莲,如年画一般,这叫“大吉大利”“连年有余”。由于人的身体较重,不能像蝴蝶风筝、纸人、草人一样直接背在身上,需要辅助工具,就是道具。背哥的主要道具是一个轻巧坚固的铁架,上面装着机关,能够自由转动。根据背者的力量和剧情需要,可背一至三个小演员,小演员按照剧情化装,固定在铁架上,小演员上身穿彩褂,下身穿长裙,把所有绑绳、机关尽遮裙内,裙下露出一双小腿(假肢,外人看不出),穿一双漂亮小鞋子,远远望去,只觉得男童在背者身上歌舞。背者转动机关,小演员就在肩上旋转作戏,妙趣横生。背哥队伍人数,视节目情节而定,一般有十几组。后来还发展成踩高跷、骑驴背哥,难度更大,艺术性更高,更受欢迎。表演内容有民间故事、十二生肖、戏曲片段。伴奏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钹小钹、板鼓、大锣小锣。演唱以二胡、笛子、笙、唢呐伴奏为主。其腔调多为河北梆子、丝弦和柳子腔等地方戏曲小调。背哥的演出形式为踩街、入户献艺,也可打地摊,也可舞台演出,灵活多样,热情奔放,滑稽浪漫,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深受农村观众喜爱。“背哥”被誉为“行走的舞台”“活动的剧场”,实不为过。

  1944年正月初五,冀南军区八路军解放被日寇占领的宁晋县北部重镇四芝兰,正月初六,辛集南部的南智邱、北智邱、南耿庄、南张光、耿虔寺的背哥会去那里演出庆祝,背哥艺人耿老南、王吉水、刘老翘大显身手,演唱了曲调优美的《四芝兰小调》:“1944年哪,初五那一天,四芝兰的炮楼就起了狼烟,是八路军来给他们点,哎嗨哎嗨呀,是八路军来给他们点……”这一歌曲至今还在冀中南广大农村流传。

  辛集“背哥”经过漫长曲折的发展历史,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形势的转变和戏剧、电影等固定场所节目的普及,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逐渐衰落,以至于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经过文化部门和民间艺人的挖掘整理,“背哥”又重返文艺舞台。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的庙会、旅游景点,“背哥”又闪亮登场,为人们带来了欢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