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A08

长城要塞紫荆关 烽火曾燃太行山

2023年04月16日

  ■紫荆关烽火台。

  ■紫荆关城墙。

  ■“紫荆关”石匾。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北45公里处,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关城所在的山名曰紫荆岭,古时山上长满灌木丛,紫荆尤其多。每逢夏季,漫山遍野的紫荆花盛开,芬芳四溢,“荆关紫气”因此成为易州十景之一。紫荆关作为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饱受战争磨砺。据统计,在这里发生的大小战斗,仅有文献记载可考的就有一百四十余次。历尽沧桑的紫荆关,无声地讲述着不平凡的过往。

  □文/图 砾华

  九门九关石头城

  

  长城,是一座结构复杂的边防堡垒,见证了中原农耕和北方游牧不同文明之间的剑拔弩张。长城所经过的交通要冲都建有关隘,派重兵严密防守。关口的得失,关系着战争胜负,乃至国家安危。

  明长城修筑的名关要塞多达千余座。为了加强对京师防卫,还在京畿外围修筑了内外长城。从北京东部的怀柔开始,一路向北,经宣府镇到张家口再到大同向西延伸,是为“外长城”;另一道,从八达岭往西南经紫荆关、倒马关方向,是为“内长城”。内长城又分内三关和外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为“内三关”;宁武关、雁门关、偏关为“外三关”。在偏关东南的老营,内外长城汇合。

  紫荆关,作为长城“内三关”重镇之一,南面以十八盘为险阻,北面近以浮图隘口为门户,远以宣化、大同为藩篱,峰叠峦矗,如屏如障。这道雄关,还是古太行山与平原地区相通的“太行八陉”中的第七陉,是河北进入山西的要道。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是长城千百座雄关险隘中历史最悠久的几座之一。相关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不过,这道关口在不同历史时期称谓不同,战国时期为“上谷关”,东汉时叫“五阮关”,北魏称“子庄关”,宋金时期又改称“金陂关”,到了元代,才正式称为“紫荆关”。

  汉朝至明朝以前,紫荆关的关城为土石夯筑而成,直到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才改用石条作基础,以青砖砌面封顶。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居庸关作为北京的北大门,成为抵御北方异族入侵的重要屏障。这一时期,为了有效地对长城全线进行防务和修筑,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全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构成“九边十一镇”布局。明正统、景泰、弘治、嘉靖、万历、崇祯年间,紫荆关都得到过改筑和扩建,或增筑城堡、隘口,或开凿盘山道等。至崇祯年间,紫荆关终于形成一套完备的防御体系。

  紫荆关长城在易县境内长约21公里,分为关城、东线城墙、西线城墙和沿长城一线建的四个小城堡四部分。关城面积约3平方公里,循地势而建,建筑结构复杂,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九门九关石头城。以城内真武山为中心,城墙依山起伏,向四外延伸,形成四个不规则的城圈,大城套小城。若站在高空俯瞰,关城酷似一朵梅花形状。这种顺山势而建的布局,作战时可互为呼应,每个城圈又可独立作战,自成防御体系,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关城内现有城墙1.2万米左右,仍保留三座城门、三座水门、两座敌楼。北门有“紫荆关”“河山带砺”、南门有“紫塞金城”石匾,皆为明万历年间书、刻。

  

  饱经战火的古道雄关

  

  因其地势险要,紫荆关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平原的重要门户之一,属兵家必争之地。古人称其为“万里蜿蜒壁,千峰拥塞门。风雄秦上谷,气压赵楼烦”。

  东汉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秋,北部边境受乌桓、匈奴与鲜卑等族联合骚扰,光武帝命大将马援率兵马驻守五阮关(紫荆关),修筑堡塞,积极备战,又于次年八月率三千骑兵出关进击乌桓。乌桓兵大败逃遁,马援随后追赶斩杀百余人,凯旋而归;金代,蒙古将领木华黎奉成吉思汗之命,进攻金领地,统兵向太原方向进发,木华黎的部下明安率侧翼部队奔袭紫荆关。金廷命张柔率军迎战,在紫荆关与蒙古兵相遇,展开大战,金军因发生内乱而败北;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进攻金都燕京,最初被阻于居庸关,没能进入关内。四年后,成吉思汗再次攻打燕京时,分兵两路,一路攻打居庸关,另一路攻打紫荆关,形成两翼内外夹击之势,才攻进了燕京;元朝致和初年(公元1328年),上都蒙古贵族背叛元朝,另立皇帝,与大都的元朝中央政府对抗。叛军进攻古北口、居庸关久攻不下,便迂回到大都(北京)西南,攻破了紫荆关,进攻到了永定河南岸的卢沟桥,大都(北京)岌岌可危。元政府军在燕铁木尔率领下英勇抗敌,经过激战,击退叛军,成功保卫了元大都;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鞑靼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十万瓦剌军人,挟持在“土木之变”中俘虏的明英宗,并假传英宗皇帝谕旨,骗紫荆关守军打开城门,一路攻杀到北京西直门、德胜门外。大明朝野震动,京城乱作一团,大部分朝臣建议弃城南逃。皇太后采纳于谦的建议,确定了正确的保卫北京的作战方针。在于谦主持下,新立明景帝,并选派得力的将军分兵镇守北京外围的军事重镇和险要关隘;令工部赶制兵器,调可供京师用一年的数百万石粮食入京,做长期抗战准备。也先发现北京城处处防守严密,很难攻克,又怕各地勤王的明军赶来断了自己的后路,引兵从紫荆关退回塞北;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鞑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率十万铁骑攻破紫荆关、黄草梁后,在北京城外一路烧杀抢掠;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挥师北上,兵锋直指北京,也是先占领紫荆关,再攻克北京城……以上战例,足可见证紫荆关的战略地位与长城作为防御体系的重要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紫荆关一带是八路军的抗敌战场。1939年11月3日,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亲率部队发起进攻,妄图歼灭我抗日部队主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下达命令,在黄土岭以东一峡谷设伏,以小部兵力诱敌深入。7日下午,日军进入伏击圈,八路军当即发起攻击,日军伤亡过半。指挥作战的阿部规秀被八路军迫击炮击中,当场毙命,敌人哀叹:“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黄土岭一战,共歼灭日军900余人,建立了历史性功勋。

  

  明长城关隘的重要遗存

  

  历史悠久的紫荆关,是长城关隘的重要遗存,是研究古代军事科学的重要依据。明代王士翘编纂过一部记述长城重要关塞的方志书——《西关志》,据其统计,紫荆关所统辖的长城隘口,以金水口、盘石口、黄土岭口、奇峰口、乌龙潭口、马水口、大龙门口、沿河口、浮图峪、乌龙沟、白石口共十一处最为险冲。至今,自涞源县西七亩地村,到北京门头沟沿河城乡的紫荆关辖域内,除因山险而未筑墙的地段外,保存有明代边墙二百一十华里,三百三十九座砖砌敌台也大多保存较好,如此密集的防御设置,与明代“九边十一镇”中其他任何一处相比,都毫不逊色。

  1998年,紫荆关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专家认证,紫荆关外城墙石条,重修于明朝万历年间,是采用当地的花岗岩石料精工制作,每块重达千余斤,在全国长城系列中独一无二。

  站在紫荆关烽火台上,遥望逶迤绵延的长城,让人顿生穿越时空之感,仿佛走进一个个风云跌宕、炮火连天的岁月。如今,关城北门上“紫荆关”三字已有些模糊。但是,关于这道雄关的历史记忆,却不会随时光流逝而冲淡。

  ■紫荆关马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