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
2021年05月12日
■村民们修路时留下的影像。
■找来钩机平整路面。
■修整后的乡间小路好走多了。
□文/本报首席记者 南开宇 实习生 刘心悦
骑行在通往邻村中塔口村的乡间碎石小路上,送孙子上学的长安区董家庄村民董同芳和其他人一样喜悦。从南向北望去,整条路特别平整。然而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条坑洼不平的乡间土路,人们从此经过,免不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3月17日,董家庄村民自发修补土路的视频传到村民微信群后,28位村民加入修路队伍,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用了4天时间,让这条孩子们上下学常走的乡间土路变成坦途,众人纷纷点赞叫好。
大路远小路坎 接送孩子不方便
5月10日11时30分,在石家庄市长安区董家庄村前,接孩子放学的村民陆续从塔奉路南侧的一条碎石小路上返回。一辆辆电动三轮车载着放学回家的孩子,行驶在平坦的小路上。春夏交接时节,小路两侧树木枝叶繁茂,给路人带来片片阴凉。这条小路没有路名,长600余米、宽3米左右,是连接董家庄村和中塔口村的一条乡间小路,也是董家庄村村民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一条捷径。
董家庄村位于石家庄市东北部,2001年区划调整,董家庄村由正定县划归石家庄市长安区,属石家庄市长安区南村镇管辖,全村人口2690人,村风文明。多年前,董家庄村也有小学,但随着和中塔口小学的合并,董家庄村的孩子们上学就去了中塔口小学。
“走这条乡间小路比正常走大路要近很多,只是小路原本是条土路,坑洼不平,车子比较难行。”董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董海更说,他一边说一边指了指北边塔奉路和石子路的交界处,“这里原本是个非常陡的坡,曾出了几次事故。一个多月前村民们自发修路,把陡坡填平了……”
说起村里孩子们上学,村民们有许多话说。“其实去中塔口村也有大路,路好走,只是比小路要远几公里;而且平时车多、人多,家长们也不放心孩子从车多的大路上走,所以很多人选择走这条小路,不绕远,省时间,但就是路不好走。”董家庄村上届村委会成员史孟祥说,小路大坑连小坑,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因此这条路成了大家的一块儿心病,总想着找机会看能不能修修路。
从孩子们去中塔口村上学至今,已有十几年了,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董家庄的村民们。“前阵子,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花了4天时间,修整了这条乡间土路。”史孟祥说。
一个机会 村民动手铺平坑洼小路
说起村民自发修路,还要从今年3月说起。当时,董家庄村民张付肖看到村里有人家里土坯房拆迁,看着成堆的土,张付肖突然有了主意:我们可以废物利用,用这些土把孩子们上学的小路修补一下,让路好走一些。
今年62岁的张付肖有三个小辈在中塔口小学上学,萌生了“填坑”计划后,她说干就干,当天就行动起来。3月17日中午把孙子送到学校,13时许,张付肖就和同村的梁秋英、董同芳、董树军等人,扛上工具前往土路。这些拆下的土本来就要运走,听了村民的话,负责运土的货车司机按张付肖的要求把土运到了小路前,将土倒在路上。随后,张付肖和其他几位村民便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用铁锹一点一点修补坑洼不平的小路。
“男同志大多上班去了,这些活儿虽然不轻松但是我们也可以做。作为村里的一分子,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张付肖笑着说。当天下午,张付肖把大家在土路上干活的视频发到了村民微信群,很多村民都说要来帮忙。
齐心协力 四天建成乡间“方便路”
从一个人的想法,到一群人的行动,越来越多的村民被这段视频感动,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光用土填坑还不够,要是能找些钢渣之类的铺一下路就好了……”有村民在群里说道。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村民董彦青看到这句话后,3月18日一早就开始联系,花钱购买了十几车铺路基用的二灰碎石。同时,董海更看到村民们如此用心,村委会也帮着联系了钩机和铲车,用大型机器设备平整路面。
等待了一天,3月18日17时,董彦青购买的二灰碎石送来了。一车车路基用料缓缓铺在土路上,随后用钩机将路面大致铺平,然后再用铲车对路面进行一遍细工……天慢慢黑了,董彦青、董腾达、张风杰等人继续着铺路工作。一直干到晚上10点多才收工。“设备都到了就不想拖着,希望这条路可以快点修好,让孩子们上学能顺畅些。”董彦青说。“若租用设备一天的价格在1200元左右,但钩机和铲车的主人董腾达和张风杰也是本村人,他们坚持不收钱,要为村里做贡献。” 董海更说。
不过,机器虽然效率高,但在细节上难免不尽如人意。3月19日一大早,村里28位村民出动了,大家带着自家的铁锹、三轮车等来到小路“填坑找平”。
“从早上送完孩子上学,我们就去了。最开始我只是在微信群里面招呼了一声,没想到一会儿的时间,有这么多人赶来帮忙,大家一起干活儿的时候也更有干劲儿了。”张付肖笑着说。
村民郝桂兰就是被张付肖身上这股干劲儿感动了:“我家没有孩子在上小学,不过看见他们17日在群里发的视频和大家讨论的内容,我就很受感动。所以当张付肖在群里发言说接着去修路,我就也去了。”
28位村民齐动手,从早上一直干到了傍晚。“那天下午孩子们下学了,我去接孙子,这时路也修的差不多了。”
路修好了、平整了,董彦青看着这条小路开心极了,但同时又担心车走得多了,还会留下坑洼。3月20日,他又找来压路机,来来回回压了三四遍。
修路聚人心 自发修路精神要传承
3月21日,接孩子回家时走在这条小路上,村民们一个个开心极了。有人行走在路上发视频到村民群表示:路真平真好走,特别感谢修路和出设备以及买料的村民们。这段视频同样赢得无数村民点赞。“你看,这条路多平整啊,路修好了以后,孩子们上下学方便多了。而且平时没有汽车经过这里,高年级的孩子也可以自己走近路回家。”村民梁秋英欣慰地笑着说。
原本坎坷难行的小路变成坦途,既方便了村里200多名小学生,也温暖了每一位村民的心。
“我们村不是太富裕,所以没有多少钱去找大施工队。不过,一个人可能力量不够,但大家合起劲儿一起干,人多就是力量大!我们大家团结在一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人人配合。大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村里的团结和热心。”村民史孟祥说,大家说了,今后会保护好这条路,如果时间长了路面有问题,大家还会修补好。
说起村民的团结协作,村民们感慨颇多。“平日里谁家有困难了都会去帮忙。这样帮来帮去的,邻里关系越来越好,助人为乐的风气也越来越盛,我相信只要这股劲儿在,我们村一定会越来越好!”村民董新芳说。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微弱,但众人齐心协力就能做大事。 “孩子 们每天从这条路去上学,希望他们可以记得这些为他们修建‘方便路’的人,再把这个故事传下去,更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